3、(05上海)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已知点,其中
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
,记
为
关于点
的对称点,
为
关于点
的对称点,...,
为
关于点
的对称点。(1)求向量
的坐标;
(2)当点在曲线C上移动时,点
的轨迹是函数
的图象,其中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
时,
。求以曲线C为图象的函数在
上的解析式;(3)对任意偶数
,用
表示向量
的坐标。
2、如图,在Rt△ABC中,已知
,若长为
的线段PQ以点A为中点,问
与
的夹角
取何值时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点点
使
,
是单位向量。
(1) 求点的轨迹。 (2)若点
的坐标是
,求
的取值范围。
5、(05、广州)已知 且
之间的满足关系
,其中
则
取得最小值时
夹角
的大小为
4、在中.
为中线
上的一个动点.若
.则
的最小值是
3、设为曲线
的焦点,
是曲线
与
的一个交点,则
的值为
1、已知向量
和
关于
轴对称.
则满足不等式
的点
的集合用阴影表示为 ( )
|
|
存在
.使
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及三角、数列有关的数学问题。
2010年高考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综合最新高考情报和对2010年最新考纲的研究,预测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命题具有四大趋势:
3. 2009年和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中物理试题的五大命题亮点
亮点一:突出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如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中第14题、17题、23题重点考查质点的运动,第15题、25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第24题考查动量定理、冲量、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第20题考查电磁感应,第2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
亮点二:加大与大学普通物理联系紧密的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如振动和波动、功能关系、电场与磁场等。例如09、08全国高考理综4份试题中考查波动的有4题,与功能关系有关的6题,与电场磁场相关的有11题。
亮点三:重视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的考查。如运动(或力)的合成与分解、理想化模型、隔离法与整体法、图象法、估算法等。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中第14题平抛运动速度的分解、第21题感应电流图象的判断,第17题估算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引力的比值、第19题估算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亮点四:紧密联系科技、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中第17题估算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引力的比值、全国高考理综II中第25题“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向地球发射微波信号问题,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II中第26题重力探矿等等。
亮点五:针对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设置能力试题。有些试题是由经典题“翻新”“改编”而来,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中第14题、18题、19题,全国高考理综II中第15题、20题、23题等;有些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是设计了新颖的、开放式的设问角度,这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重结论、轻过程;重定量计算,轻定性分析;重理论,轻实验;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重学科知识,轻联系实际”等薄弱环节而设置的。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中第23题依次经过A、B、C三点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