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5714  335722  335728  335732  335738  335740  335744  335750  335752  335758  335764  335768  335770  335774  335780  335782  335788  335792  335794  335798  335800  335804  335806  335808  335809  335810  335812  335813  335814  335816  335818  335822  335824  335828  335830  335834  335840  335842  335848  335852  335854  335858  335864  335870  335872  335878  335882  335884  335890  335894  335900  335908  447090 

23.明清时期,我国对外关系有哪些重大的行动?简析这些重大行动的原因及影响。根据这些结果,你有何启示?

试题详情

22.试对比唐宋两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又有哪些相同之处?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试题详情

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回答15-20题。

15.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欧洲等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有往来

16.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以下对于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②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企图使中国皈依基督教 ④对于明清的科技有一定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五项基本原则蕴含的中国战略文化主要内涵有“非攻”、“和为贵”等思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主张“非攻”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9.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时,国际社会有“三大力量”,这“三大力量”是 ①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 ②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 ③亚非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 ④亚非拉已经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努力,又使双方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双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逐渐趋同

C.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立场都一致   D.中美双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公报的原则

试题详情

有不少少数民族首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回答11-14题。

11.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2.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13.17世纪末,康熙帝面临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有 ①地方叛乱 ②外来侵略 ③西藏独立 ④台湾分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对清王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试题详情

加强边疆治理和边疆管辖中历代政府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政策。回答4-10题。

4.下列管辖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 ②伊犁将军 ③安西都护府 ④北庭都护府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5.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不包括

A.局部统一的民族政权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B.中央王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C.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所管辖的行政区域

D.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

6.下列选项中,对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开凿灵渠 ②修筑长城 ③开设榷场 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藏文史籍《萨家世繁史》说“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三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忽必烈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会于八思巴。”这段史料表明 ①忽必烈注意利用宗教统治 ②八思巴是元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 ③当时吐蕃人把西藏看作元朝的一个行省 ④西藏成为元朝管辖下的行政区之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明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质是

A.对边境地区的管辖开始加强      B.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加快

C.中央集权制度向边疆扩展       D.西南少数民族拒绝接受先进制度

9.清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行政机构分别是 ①澎湖巡检司 ②理藩院 ③宣政院 ④台湾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试题详情

3.通过唐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宋与北方各族的关系的比较,可以看出宋朝最大的进步是

A.宋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B.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

C.宋与边疆各族政权建立了松弛的臣属关系

D.宋的政治、经济制度被少数民族政权所采纳

试题详情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试题详情

1.中国古代民族迁移两个大的流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江南,这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加剧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试题详情

5.对下列对联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沙不久留才子,宣室求贤访逐臣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③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贾谊苏轼      范仲淹       陆游

B.屈原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C.屈原杜甫      辛弃疾       陆游

D.贾谊杜甫      范仲淹       李清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