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是广西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区生产工艺流程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该园区的发展将会使广西甘蔗种植业 ( )
A.生产过程专业化降低
B.产业化速度放缓
C.区域专业化程度提高
D.范围扩大到西北部山区
14.如果不建立完善的园区工业生态链,制糖、造纸、酒精等工厂造成的主要污染是 (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垃圾污染
15.该工业园区 ( )
A.以甘蔗制糖工业为核心 ,接近消费市场
B.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C.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无需与园区外工业进行生产联系
D.工业生产的重点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经济增殖不是主要目的
读图1,回答11-12题。
11.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 )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
12.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9-10题。 表2
降雨量 (mm) |
降雨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低排放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7.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
A.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B.使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
C.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存空间 D.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回答5-6题。
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6.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4题。 表1
1.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2.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3.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29.图12是"我国某湿润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沿线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到:"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图12
(1)图中县界沿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2分)
(2)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拟在图示山区建取水口为城市供水,M、N两地中哪个地点合适?为什么适合在此建取水口? (5分)
(3)20世纪70年代,来自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试分析其原因。(6分)
(4)据图示信息,试就该地区今后的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