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贸易对中英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答1-5题
1、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2、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的直接动机是
A、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B、把中国变成鸦片贸易的市场
C、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3、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A、长江流域下游城市 B、长江和珠江下游城市
C、广东和福建沿海城市 D、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城市
4、《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 B、中国丝茶的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5、有的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对战争原因深层次的思考 ②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③为侵略战争辩护 ④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4、民族团结与统一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顶峰。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已经觉醒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代、领导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抗日战争同以前的反侵略战争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这场反侵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根本的政治保证,对国共两党政治力量的消长和抗战后中国的前途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以及国外的反法西斯阵线相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广泛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大联合;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两党之间的联合与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国共两党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组成部分,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经过抗日斗争,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四强和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3、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两种矛盾的发展趋势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来说是取得了进步。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又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民主自由价值观。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和电信等,以及近代的海军和陆军,并开始了近代政治体制的转化。
2、对外封闭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确立,势必要将东方封建主义的农业社会卷进世界政治经济的新体系。面对着西方的挑战,清朝统治者在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下昧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了无力的回应。统治者一是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和措施,这种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政策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二是以“天朝上国”的自我中心观自居,形成了闭关锁国心态,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茫然无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才逐渐走向开放,但阻碍重重。在有限开放中学习西方,国力也渐渐增强,但与列强相比仍然是相差很远。
1、列强侵华战争的发动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扩展到法、美等国。从1840年起,中、日等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国家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地。东方亚洲国家从属于西方国家的格局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投资场所,形成了瓜分世界的殖民主义狂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后,开始了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加剧了日本的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日本法西斯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1)1840-1894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大量的“条约权利”,并监督清政府履行这些所谓的“条约义务”。在表面上“中外和好”的局势下,进一步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列强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英国迫使清政府割让了香港岛和九龙司。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中开放了东南沿海五口,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增开11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的巨大变化,表明中国的市场已经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联系在一起。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
(2)1894-1901年: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由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1901-1945年:
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计划,采取“以华治华”的方针。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和德国的崛起和后来居上,打乱了老牌帝国主义侵华的格局,使列强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日俄在中国东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引发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问题上虽有矛盾和斗争,但在最大限度地侵略中国、维护他们共同利益这方面却是一致的。
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它终于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它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4)1945-1949年: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打碎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阴谋。
5、抗日战争的两大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联系:两战场相互依存,互相配合;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不会有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相持阶段的到来。
地位: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敌后战场起辅助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正面战场起辅助作用。
不同点:抗战路线、依靠的武装力量、战场区域、规模和作战方式、战略地位。
4、两次中日战争
指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与1931-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国在两次战争中前胜后败,其主要因素包括:
国际环境:前者处于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中国孤立;后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领导:前者是腐败的清政府,后者是国共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众参与:前者只有极少数人,后者是全民参与的民族解放战争。战略战术:前者执行避战保和的方针,后者持久抗战,并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两大战场互相配合;影响:前者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后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农民阶级领导的两次反侵略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性质:都属于民族解放运动,前者着眼于反封建,后者着眼于反帝;原因:前者主要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后者是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领导:前者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统一的军事调度,有纲领性的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后者基本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也没有革命纲领;对外关系:前者比较灵活,有贸易交往,也有与洋枪队的战争,后者盲目排外。结局:这两次运动都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