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6212  336220  336226  336230  336236  336238  336242  336248  336250  336256  336262  336266  336268  336272  336278  336280  336286  336290  336292  336296  336298  336302  336304  336306  336307  336308  336310  336311  336312  336314  336316  336320  336322  336326  336328  336332  336338  336340  336346  336350  336352  336356  336362  336368  336370  336376  336380  336382  336388  336392  336398  336406  447090 

  图4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8.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9.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10.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试题详情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图3(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5-7题。

5.“当地时间”是指

 A.180°经线所在时间       B.东12时区的区时 

C.西12时区的区时        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6.“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7.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试题详情

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图2为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据图回答1-4题。

1.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50米       B.150米      C.250米       D.350米

2.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五点中最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A.a和b       B.a和c      C.b和d       D.e和a

3.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巴西高原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4.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区域内高于20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种植水稻      B.种植小麦     C.种植柑橘     D.营造水土保持林

试题详情

28.(7分)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试题详情

26.(5分)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⑴ 根据实验现象,我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5.(8分)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溶剂时,未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5分)某学生兴趣小组想利用废铜线制氢氧化铜。他们设计流程图如下:

(1)    写出图中编号物质或其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

(2) 写出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写出②所用的分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5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    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试题详情

22.(2分)经过课外的学习发现,金属锰(Mn)也能排到下列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K、Ca、Na、Mg、Al、Mn、Zn、Fe、Sn、Pb、(H)、Cu、Hg、_____、Pt、Au

(1)用元素符号完成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根据对上表的分析,发现Mn位于Al、Zn之间,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证明,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的化合价显+2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