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6688  336696  336702  336706  336712  336714  336718  336724  336726  336732  336738  336742  336744  336748  336754  336756  336762  336766  336768  336772  336774  336778  336780  336782  336783  336784  336786  336787  336788  336790  336792  336796  336798  336802  336804  336808  336814  336816  336822  336826  336828  336832  336838  336844  336846  336852  336856  336858  336864  336868  336874  336882  447090 

3.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确立于1949年

C.是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D.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

试题详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织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1月,蒋介石违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旧政协解体。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②中共代表团成员有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③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 》④这次谈判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共产党争取到了政治主动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是全中国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机构      D.当时全国刚刚全部解放

试题详情

(二)历史学科

1.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的新中国。鉴于中国人民和世界和平舆论,蒋介石同意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于1945年8月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43天的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决定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由于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各民主党派,使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和军事问题等五项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协议。1946年11月15日,蒋介石违反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在南京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协解体。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区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举行,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大会讨论了新中国的成立问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将性质,选举了国家领导人。在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由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对于团结全国人民,胜利完成当时的革命和建设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3.1954年 9月15日-28日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全国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1982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5.当代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对比。

试题详情

(一)政治学科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为实现这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我们必须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稳妥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经济发展是快是慢,关键还得看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得到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要大力培养新兴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逐渐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产业格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在全国总人口比重中占有绝大优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彻底搞好三农工作,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这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最好注解。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第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第三,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生产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生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因此,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运用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关知识,分析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我们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6)用财政的作用知识,分析中央财政安排对民生是的大量投入。

(7)用银行的作用方面知识,分析中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和指导,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等内容。

(8)社会主义的本质。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的增长。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2.从哲学生活角度分析

(l)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两会报告”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子物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理清党、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分析“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间的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分别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互联系;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3)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两会”不断提出新课题、新方案、新举措。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与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根据我国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议案,积极献计献策;温总理在报告的最后指出: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体现了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全面分析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运用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趋势的观点,分析今年主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

(6)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结合,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必须尊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鼓足干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小康社会油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7)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应观点对两会召开前民意的征求和两会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安排深入理解。

3.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联系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职能等知识。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监督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协助并推动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2)体现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直接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3)掌握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等知识。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在本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草案等。

(4)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人大制的优越性。本次大会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结合“两会”联袂召开,分析党、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的行政管理职权;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坚持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同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是一致的。

(6)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宗旨。因此,国家十分关注民生问题。

(7)国家职能。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4.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试题详情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试题详情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试题详情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试题详情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试题详情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试题详情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