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 在△ABC中,若,试判断△ABC的形状。
错解:由正弦定理,得
即
。
∴2A=2B,即A=B。故△ABC是等腰三角形。
辨析:由,得2A=2B。这是三角变换中常见的错误,原因是不熟悉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变换生疏。
正解:同上得,∴2A=
或。
∵或。
故△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例1. 在不等边△ABC中,a为最大边,如果,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则
,由于cosA在(0°,180°)上为减函数
且
又∵A为△ABC的内角,∴0°<A<90°。
辨析:错因是审题不细,已知条件弱用。题设是为最大边,而错解中只把a看做是三角形的普通一条边,造成解题错误。
正解:由上面的解法,可得A<90°。
又∵a为最大边,∴A>60°。因此得A的取值范围是(60°,90°)。
例5. 函数时单调递减,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函数时单调递减,
∴-a=1,即a=-1。
剖析:错把函数在时单调递减理解为函数单调递减区间是(-,1]。事实上,当-a≥1时,函数在(1,-a]上也递减。“函数在某一区间单调”与“函数的单调区间”不要混淆。
正确解法:函数的对称轴为x=-a,因为函数在时单调递减,故-a≥1,即a≤-1。
年级 |
高中 |
学科 |
数学 |
版本 |
|
期数 |
|
||||||
内容标题 |
解函数的单词性时需注意的几个概念 |
||||||||||||
分类索引号 |
G.622.46 |
分类索引描述 |
辅导与自学 |
||||||||||
主题词 |
解函数的单词性时需注意的几个概念 |
栏目名称 |
专题辅导 |
||||||||||
供稿老师 |
|
审稿老师 |
|
||||||||||
录入 |
蔡卫琴 |
一校 |
胡丹 |
二校 |
|
审核 |
|
||||||
例3.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3,+) C. (-,1] D. (-,-1)
错解:∵令时,t为增函数,而y=lgt在上是增函数,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1,+)。故选A。
剖析:此题除注意两个函数的单调性外,函数的定义域也不要忘记。
正确解法:此函数的定义域为(-,-1)。
令
∵y=lgt在上是增函数,,而的单调增区间为(3,+),
∴选B。
例4. 已知函数,如果,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错解:由题意知f(x)是奇函数且在(-1,1)上单调递增,又由,得,因此,,即或。
剖析:忽略了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正确解法:由题意知f(x)是奇函数且在(-1,1)上单调递增,又由,得
则,解得。
例2. 若,且tanα<cotβ,则有( )
A. B.
C. D.
错解:因为,所以,故选B。
剖析:∵
∴。显然,不在同一单调区间,故此时不能使用函数的单调性。
正确解法:∵
∴,由题意知,,又在上单调递增,故选C。
例1. 证明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
解:任取,且,则
∵
∴
∴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
提示:有的同学证明时,没有说明,就直接说,这个过程不能省。
例3. 如图4,已知球O的半径为1,A、B、C三点都在球面上,且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则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
A. B. C. D.
图4
分析:紧紧抓住球心O,由于A、B、C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因此,球心角
而OA=OB=OC=1
即O-ABC是正三棱锥
,
由
得
,故选B
练习题:设地球的半径为R,若甲地位于北纬45°东经120°,乙地位于南纬75°东经120°,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A. B. C. D.
例2. 如图3,已知正三棱锥P-ABC中,E、F分别是AC、AB的中点,△ABC、△PEF都是正三角形,
(1)证明平面PAB
(2)求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若点P、A、B、C在一个表面积为的球面上,求△ABC的边长。
分析:(1)利用,,即可证明结论。
(2)是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
(3)由(1)(2)可证P-ABC是正三棱锥,。如图3,把它的高PK延长交球面于另一点D,则PD是球的直径。
图3
设PA=x,球的半径为R,则,,
在中,由,得
得x=2
△ABC的边长为
例1. 将半径都为1的四个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分析:设正四面体为A1-B1C1D1,它的高有最小值时,四球两两外切,并且同时内切于正四面体,两球外切时,球心连线通过切点,球心距等于两球半径之和。四球心连线构成的正四面体A-BCD(如图1)与正四面体A1-B1C1D1相似,过高AH及棱AB作的一个截面(如图2),包含其主要元素。
图1
图2
由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AB=2,求得
利用,得A1A=3AF1=3,而HH1=1
∴正四面体A1-B1C1D1的高A1H1的最小值
故选C
点评:解决多球相切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种:①连球心,转化为多面体问题;②找截面,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2. 求角、求距离
如果要想解决线面角、二面角以及距离问题就要增加平面法向量的知识。
定义:如果n⊥α,那么向量n就叫平面α的法向量。
求解方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α,利用它们所对应的向量转化为向量的夹角θ问题,但,,所以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角(或补角的余角)。如图2:。
图2
(3)求二面角,转化为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显见上述求法都避开了找角的繁琐,直接计算就可以了。
求点面距离,转化为此点与面内一点连线对应向量在法向量上投影的绝对值。
例3. (2005年高考题)如图3,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AA1=1,直线BD与平面AA1B1B所成的角为30°,AE垂直BD于E,F为A1B1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的角。
(2)求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3)求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
图3
解: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AA1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3,
所以A(0,0,0),B(2,0,0),F(1,0,1),因为直线BD与平面AA1B1B所成的角为30°,所以∠DBA=30°
又AB=2,AE⊥BD,所以AE=1,AD=,因为E(,,0),D(0,,0)
(1)因为
所以
即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
(2)易知平面AA1B的一个法向量m=(0,1,0),设n=(x,y,z)是平面BDF的一个法向量,
由
所以
取
所以
(3)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即在平面BDF的法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所以
例4. 如图4,已知正四棱锥R-ABCD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点P是高的中点,点Q是侧面RBC的重心。求直线PQ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图4
解:以O为原点,以OR所在直线为z轴,以过O与AB垂直的直线为x轴,与AB平行的直线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底面边长为6,高为4,所以B(2,2,0),C(-2,2,0),R(0,0,6),所以Q(0,,2),P(0,0,3),(0,,-1),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n=(0,0,1),设PQ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α,则。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使用向量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将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将形式逻辑证明转化为数值计算,用数的规范性代替形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普遍性,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的难度。
年级 |
高中 |
学科 |
数学 |
版本 |
|
期数 |
|
||||||
内容标题 |
浅谈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
||||||||||||
分类索引号 |
G.622.46 |
分类索引描述 |
辅导与自学 |
||||||||||
主题词 |
浅谈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
栏目名称 |
专题辅导 |
||||||||||
供稿老师 |
|
审稿老师 |
|
||||||||||
录入 |
许咏梅 |
一校 |
郭敏 |
二校 |
|
审核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