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8500  338508  338514  338518  338524  338526  338530  338536  338538  338544  338550  338554  338556  338560  338566  338568  338574  338578  338580  338584  338586  338590  338592  338594  338595  338596  338598  338599  338600  338602  338604  338608  338610  338614  338616  338620  338626  338628  338634  338638  338640  338644  338650  338656  338658  338664  338668  338670  338676  338680  338686  338694  447090 

5、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滤液中再通入硫化氢又产生沉淀,不符合此现象的组是:

A、Hg2+、Al3+、Ba2+、Na+;    B、Ag+、Fe3+、Mg2+、Cs+

C、Ag+、Cu2+、Rb+、NH4+;    D、Fe2+、Ca2+、Li+、K+

试题详情

4、中和滴定实验进行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是:

A、  滴定管内液面的读数;

B、  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C、不停摇动锥形瓶;

D、用右手控制滴定管中液体流出的速率。

试题详情

3、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

A、  用纯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反应不快,可将锌片的一角在硫酸铜溶液中浸一下,再和硫酸反应,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

B、  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

C、  做催化裂化实验时,如无工业用优良催化剂,也可用水泥代替;

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以下。

试题详情

2、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

A、铁屑与稀硫酸; B、FeO与稀硫酸;C、Fe(OH)3与稀硫酸;  D、Fe2(SO4)3与铜粉。

试题详情

1、下列仪器:①容量瓶 ②蒸馏烧瓶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分液漏斗 ⑥坩埚 ⑦滴定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试题详情

3、几个“数据”几种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滴定管、量筒等。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考点2:实验安全

例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 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H2SO4 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 烧杯中,加入216g水和24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错误分析]误选D.此题考查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及事故处理方法。要掌握此类题的解法,必须正确掌握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还有要掌握易变质和具危险性药品的特性及保存方法。

[解题指导]A、银不溶于稀硫酸,A、错误。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大量水冲洗。NaOH溶液有强腐蚀性,所以C错误。D中配制溶液约216ml 用250ml烧杯过小,一般配制溶液所选的容量约为所制溶液体积的2倍,所以D错误。B项先称坩埚的质量,然后用坩埚准确称取2.0g硫酸铜晶体(已研碎),加热失水后冷却称量,再加热再称量,到连续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最少四次称量。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A       B         C        D

[错误分析]此题容易错选C.此题考查常见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装置。最后阶段要把这些特殊用的装置回顾一下。实验安全装置(1)放倒吸安全装置(2)防堵塞安全装置(3)防污染安全装置

①防倒吸安全装置         ②防堵塞安全装置     ③防污染安全装置

  

[解题指导]A是一密封装置,不能用来吸收气体;C选项中漏斗口浸入溶液中,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漏斗口接近液面即可。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D

考点3:基本仪器使用

例4、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200ml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

B  用25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用托盘天平称量11.7克氯化钠晶体

D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1ml溴水

[错误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称量仪器使用的题目。容易误选A,因为A项量筒的精确度正确。

但选用量筒时应注意选合适规格,量5.2ml稀硫酸要用10ml量筒,所以A不正确。选取仪器时,除了考虑所选仪器的规格,还要考虑到所选仪器的匹配性。

[解题指导]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应精确到0.01ml,所以D不正确。托盘天平可称量精确到0.1克,一般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就选用多大体积的容量瓶。对于仪器的正确使用我们还要夯实基础:

(1)容器与反应器中

能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垫石棉网加热的 :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集气瓶、广口瓶、启普发生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                       

(2)长期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烧杯                           

(3)加热仪器:酒精灯、喷灯、水浴装置                           

(4)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移液管                               

(5)干燥仪器: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                                

(6)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镊子、坩埚钳、铁圈、三脚架、泥三角、铁夹、滴定架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

考点4:常用实验装置

例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错误分析]此类题为经典题型,错选的原因是搞不清每个制备装置中仪器的作用,平常训练要认真注意课本中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解题指导]A项中制乙烯的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以测溶液的温度;C项中没有除杂装置;D项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错误分析]此题误选A。错误原因对物质的分离不清楚。关键掌握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概念。要分清这些操作适应范围。对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要记住三必须四原则。

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①过滤②结晶、重结晶③蒸发④分液⑤蒸馏、分馏⑥升华⑦渗析⑧盐析⑨洗气⑩加热法等

常用的物质检验的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加热法③水溶法④焰色反应⑤点燃法⑥指示剂法⑦互滴法等。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主要方法有如下三种:蒸馏法、分液法、洗气法。

[解题指导]A项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B项提纯胶体、C项固体与液体分离。D项只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分离物质。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例7、(1)有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下列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1)能用做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有      (填代号,下同)

(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     

(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4)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乙烯装置和加成反应装置之间,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衡目的的是      (5)若用C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错解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包含气体的制备、除杂。错误在于对气体的制备不熟悉,关键是气体的性质会弄混淆,所以会得到一些错误的答案。

[解题指导]关于气体的制备:

知识点 1. 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气体一般有以下环节:(1)气体的发生;(2)气体的净化;(3)气体的收集;(4)尾气的处理(对于有毒气体)。

知识点2.  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通常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的不同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一般有如下几种(见下图)。

应注意装置的开放性。如:制O2:H2 O2在催化剂MnO2的作用下分解,则可选择B装置;若加热K2MnO4法,则可选择A装置。

知识点3、 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可将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三

种。

知识点4、 尾气的处理装置: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常用处理尾气装置如图1所示。

[说明]一般常用吸收液吸收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有害气体,a、b为溶解度不是很大的尾气处理装置,c、d为溶解度大且吸收速率很快的尾气处理装置,难以吸收的尾气如CO,应于末端燃烧除去,如e。此外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对无毒、无害的气体,可在塞子上安装一个放空管或多打一个孔。

知识点6.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一般常用的有洗气瓶、干燥管、U形管和双通加热管几种,如图2。

   

(1)洗气瓶[如图2(c)]中一般装入液体除杂试剂。除杂试剂应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或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制取的气体。常见除杂试剂有:①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可吸收CO2 SO2 、  H2S 、 Cl2  NO2等酸性气体。②饱和的酸式盐溶液,可将杂质气体吸收转化,如:饱和Na2HCO3溶液能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SO2等强酸性气体;饱和NaHSO3溶液能除去SO2中混有的HCl、 SO3等气体;饱和NaHS溶液除去H2S中混有的HCl气体。③浓H2SO4,利用它的吸水性,可除去H2 、 SO2  HCl、 CO 、 NO2 CH4  等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但由于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强还原性气体,如H2S HBr HI;H2SO4有酸性,也不能用来干燥NH3等。④酸性K2MO4溶液,利用它的强氧化性,可以除去还原性的气体,如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SO2 H2S等。

(2)干燥管、U形管[如图2(b)]一般装入固体干燥剂。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有:①酸性干燥剂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P2O5、浓H2SO4等。②碱性干燥剂,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CaO碱石灰、烧碱等。③中性干燥剂,既能干燥碱性气体又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aCl2(但CaCl2不能干燥NH3,因易形成CaCl2·8 NH3)。

(3)双通加热管[如图2(a)]一般装入固体除杂剂,除杂试剂和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组分反应,例如:Cu和混合气体中的O2反应而将O2除去。另外,还常用固体无水CuSO4装入干燥管中,通过颜色变化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用Na2O2固体也可将CO2 H 2O( g )转化为O2

[答案](1)AEF  (2)AB   (3)AF(或AE)  (4)D 

(5)安全瓶防止碱液倒吸

考点5、实验连接或流程

例8、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锥形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D→B→B→C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此实验的目的是           

②为了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写一种)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若锥形瓶中盛装Na2SO3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H2SO4溶液,B中装过氧化钠固体,验证SO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有O2生成。

①S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的方程式可能为:              

②根据气流方向,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   )→(   )→(   )→(   )→(   );(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验证有O2产生的方法是:                     

④有同学认为B装置后要接装置C或装置D或装置E,你的选择是      ,其理由为:                      

[错解分析]对每步实验过程,实验操作的目的不明确。

[答案及解析](1)①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缓慢滴人(或在烧瓶中加水或将烧瓶放入冰水中或  用冰毛巾捂着烧瓶或加入醋酸钠固体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检验装置中空  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2SO2+2Na2O2     2Na2SO3+O2

   ②A→D→B→C(2分)淡黄色固体粉末逐渐变为无色

   ③将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置末端出气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④接装置C(1分)理由是:接装置C既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与B中的过氧化钠  反应,又可吸收过量的SO2,防止污染空气(或答:接D将不能吸收多余的SO2或接E将不能防止水蒸气进入且不利于O2的检验或其他合理答案)

考点6:物质鉴别

例9、有一白色固体可能是由Al2(SO4)3、AgNO3、BaCl2、NH4Cl、KOH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取白色固体少许,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得无色溶液;逐滴加入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

(1)此白色固体中至少存在哪几种物质?请写出全部可能。

(2)若要证明固体的组成,还需要做的实验是      

[错误分析]对固体物质溶于水后的隐含反应认识不清

[正确解答]①往所得的溶液中加硝酸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由Al3+、Ag+、Ba2+和其他

阴离子组成的,若混合物中仅含有Al2(SO4)3、AgNO3、BaCl2、组成,溶于水不可能得到无色溶液,再结合往无色溶液加硝酸得白色沉淀,说明是溶液中新生成的离子与H+反应得到的沉淀,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l2(SO4)3和KOH的混合物。其根据是:Al3++4OH-=AlO2-+2H2O(得澄清溶液),AlO2-+H++H2O=Al(OH)3↓(产生白色沉淀),若混合物是由AgNO3、NH4Cl、KOH共同组成的也同样满足题意,NH4++OH-=NH3.H2O,Ag++2NH3.H2O=(Ag(NH3)2)++2H2O,(得到澄清无色溶液),(Ag(NH3)2)++2H+= Ag++2NH4+,Ag++Cl-=AgCl↓(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这两种情况中至少存在的物质是:①Al2(SO4)3和KOH②AgNO3、NH4Cl和KOH③若为Al2(SO4)3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中含有SO42-,所以选用BaCl2检验;而AgNO3、NH4Cl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因不存在Ag+,与BaCl2不反应,所以可向溶液中滴加BaCl2检验其组成。

[答案](1)Al2(SO4)3,KOH;AgNO3、NH4Cl和KOH(2)取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固体为Al2(SO4)3和KOH混合物。若无沉淀混合物为AgNO3、NH4Cl和KOH。

例10、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 ②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③浓硫酸(无明显变化),④灼热的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B、一定有H2、CO2,和HCl    C、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      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

[错误解答]选择A。由于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无浑浊现象,因此混合气体中没有CO2,故选A。也有学生因为看到混合气体通入如下溶液及看到如下的现象: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于这两种现象的“矛盾”,很多学生无从作答。    [错解原因](1)审题不认真,没有抓住“依次”这一关键,CO2、HCl共存原理;(2)由于逻辑推理能力不强而无从作答。

[正确解答]必须抓住现象: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原因有两种:1)混合气体中无CO2 ;2)混合气体中有CO2 ,同时也有HCl,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石灰水优先和HCl反应,也观察不到沉淀。气体通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这里的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因此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 ,同样的也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并溶解在澄清石灰水中。综观本题,不能确定是否有CO、水蒸气。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11、某溶液中有NH4+、Mg 2+、Fe 2+和Al 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B、Mg 2+         C、Fe 2+      D、Al 3+

[错误解答]选A。由于NH4+与OH-作用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氨气,因此离子浓度将减小。    [错解原因]因不能掌握Fe(OH)2的强还原性而漏选。

[正确解答]本题不仅NH4+离子会减少,而且,当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Fe 2+会生成  Fe(OH)2沉淀。Fe(OH)2具有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  Fe(OH)3(题目具备氧化的条件),再加盐酸时,溶解为Fe 3+。因此Fe 3+也会大量减少。本题正确选项为A、C。

例12、现有一瓶由NH4+、Cl-、NO3-、CO32-、SO42-、SO32-、OH-等离子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用A、B、C三支试管,各取少量该混合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向试管A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2)向试管B中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酸性,有无色气体冒出。继续加入AgNO3溶液或Ba(NO3)2溶液,均无沉淀生成。

(3)取试管C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Cu片和浓H2SO4共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冒红棕色的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离子,一定不可能含有     离子。

[错解分析]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性质和离子检验。要掌握常见离子的的检验。

[解题指导]这是一道考查离子鉴定知识的分析推断题。试题给出了一些离子和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能从离子的特征反应和离子大量共存的条件入手,进行分析、推断。既考查了学生对有关离子反应和现象特征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首先应该分析题中给出的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其中NH4+和OH-之间能发生反应:NH4++OH-=NH3·H2O,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根据(3)酚酞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即含有OH-而不应含有NH4+。又据(3)中加浓H2SO4和Cu共热,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因此推知含有NO3-。根据(2)加HNO3生成气体,说明可能有CO2和SO2。当HNO3过量时,加AgNO3或Ba(NO3)2溶液无沉淀,说明无Cl-和SO42-,也可推知不含SO32-(因SO32-与HNO3反应生成SO42-)。最后由(1)推知原混合物中还有CO32-,因Ba2+和CO32-生成BaCO3沉淀。

[答案]OH-,CO32-,NO3-;Cl-,NH4+,SO42-,SO32-

例13、下列是一种信息素的结构简式:CH3(CH2)5CH=CH(CH2)9CHO,指出该物质中的任意一种官能团,为该官能团提供一种简单的鉴别方法并简述实验现象,写出与鉴别方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别,完成下表。

官能团
鉴别方法及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别
 
 
 
 

[错解分析]检验碳碳双键或着醛基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个官能团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来检验。

[解题指导]要能区分开两种官能团的性质的不同。利用其不同进行鉴别。

[答案]

官能团
鉴别方法及 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别
(碳碳双键)
加溴水 溴水褪色
CH3(CH2)5CH=CH(CH2)9CHO+Br2 →CH3(CH2)5CHBr-CHBr(CH2)9CHO+Br2
加成反应
(醛基)
加银氨溶液 生成银镜
CH3(CH2)5CH=CH(CH2)9CHO+2[Ag(NH2)2]+ +2OH→CH3(CH2)5CH=CH(CH2)9COO +NH4++2Ag++3NH3+H2O
氧化反应

考点7:中和热测定

例14、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40mL 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

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    (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错误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有的同学漏掉了物质的聚集状态,或反应热后面没单位。还有的写不出A的名称。及误差分析不准确等。这些错误的导致是忽视了课本实验的回顾。所以最后一定要将课本好好过一遍。

[正确解答](1)1/2H2SO4(aq)+ 1/2 Ba(OH)2(aq)== 1/2BaSO4(s)+H2O(1);△H=-57.3kJ/mol

H+(aq)+OH-(aq)=H2O(1);△H = -57.3kJ·mol-1

(2)环形玻璃搅拌棒  偏大

(3)-51.8 kJ/mol

(4)不能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考点8: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例15、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500mL,286g   D.任意规格,572g

[错误解答]B

[错误原因]不了解容量瓶的规格

[正确解答] 容量瓶的规格为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等 选A

例16、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 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 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 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错误分析]由于要配置480mL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1=7.68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CuSO4.5H2O,0.48×250×0.1=12.0g;因此选择B选项。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容量瓶的规格和特点。由于容量瓶为容量500mL,且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标线),因此只能用该仪器配制500mL的溶液;(2)配制溶液时,所得的体积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加入的水的体积。

[正确解答]要配制500 mL 0.1 mol/L的CuSO4溶液需CuSO4 0.05mol即胆矾:0.05 mol×250 g/mol1=12.5 g,CuSO4为8 g,所需溶液为500 mL,而不是加水的体积为 500 mL,故A、B、C都不对。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例17、(1)用18mol/L硫酸配制1.0mol/L硫酸100ml,若实验室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 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 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取的仪器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下同)         

(2)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液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氢氧化钠,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如浓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缓缓地沿玻璃棒倒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2-3次,洗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拖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若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

G.向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H.定容时仰视标线

I.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错误分析]不能正确分析,对配制溶液的各个环节要领不清楚。

[正确解答](1)用18mol/L硫酸配制1.0mol/L硫酸100ml,实际是稀释问题的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2)主要涉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答案](1)G、E、C、H、F或E、G、C、H、F(2)A、D、E   B、C

例18、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的硫酸配成1的稀H2SO4。现实验仅需要这种硫酸24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     mL浓硫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3)配制该硫酸溶液除上述仪器外,还用到的仪器有:           

(4)在量取浓硫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待稀释的硫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 将浓硫酸注入盛有若干毫升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5)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6)若出现如下错误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会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错解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及误差分析还不比较模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是高中重要的实验。为此最后阶段一定要把课本重要的实验回头看。

[答案及解析](1)250 mL;  (2) 13.6mL,  C。 (3)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4) ③①④② 。 (5)偏高 。  (6)偏低; 偏低 。

试题详情

2、几个“零”滴定管的零刻度、量筒及容量瓶没有零刻度、托盘天平、温度计等。

试题详情

1、几个“先后 ”加热操作、制取气体操作、收集气体、中和滴定、焰色反应等。

试题详情

22、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 xC(g),①向甲中通入4molAt 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内压强有变化 ,则x=     ,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 为      (填“递增”或“递减”)。

(3)若乙W%=40%,且平衡时甲、乙压强不同,则x=    ,平衡时甲的压强    乙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乙平衡时c(A)平=    

(4)若x=4,则W%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乙中的c(A)    甲中的c(A)。

试题详情

2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 2B(g) C(g)达到平衡时,c(A)平=2mol/L,c(B)平=7mol/L ,c(C)平=2mol/L。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         ;若向容器中继续注入一定量的氦气(不参与反应),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 同),混合气体的密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