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9748  339756  339762  339766  339772  339774  339778  339784  339786  339792  339798  339802  339804  339808  339814  339816  339822  339826  339828  339832  339834  339838  339840  339842  339843  339844  339846  339847  339848  339850  339852  339856  339858  339862  339864  339868  339874  339876  339882  339886  339888  339892  339898  339904  339906  339912  339916  339918  339924  339928  339934  339942  447090 

9.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

D.常温时, 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试题详情

8.已知  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试题详情

7.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试题详情

6.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H∶Cl    B.S        C.    D.O=C=O

试题详情

5.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达到高潮。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3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

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

试题详情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D.CO2

试题详情

3.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14        B.15        C.16        D.17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试题详情

1.-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是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试题详情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υ-t图)

    

    Vt                  

    VO   α              

    0          t

(1)   截距表示初速度

(2)   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

(3)   交叉点表示速度相等

(4)   面积 = 位移  上正下负

[例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解:可以利用v-t图象(这里的v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s)定性地进行比较。在同一个v-t图象中做出pq的速率图线,显然开始时q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末速率相同,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为使路程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显然q用的时间较少。

[例2]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aa/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解析: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v1> v2,而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v相等。又由题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s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gsinα,小球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a1);小球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a2),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a1> a2。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在同一个v-t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纵坐标相同)。开始时a球曲线的斜率大。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如果同时到达(经历时间为t1)则必然有s1>s2,显然不合理。考虑到两球末速度大小相等(图中vm),球a/ 的速度图象只能如蓝线所示。因此有t1< t2,即a球先到。

[例3]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则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

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②、③不满足AB=BC。只能是①这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选项C正确。

[例4]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1=1m的A点处时,速度是v1=2cm/s。试问蚂蚁从A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2=2m的B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本题若采用将AB无限分割,每一等分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求和,这一办法原则上可行,实际上很难计算。

题中有一关键条件:蚂蚁运动的速度v与蚂蚁离巢的距离x成反比,即,作出图象如图示,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从图上可以看出梯形ABCD的面积,就是蚂蚁从AB的时间:s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