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928  33936  33942  33946  33952  33954  33958  33964  33966  33972  33978  33982  33984  33988  33994  33996  34002  34006  34008  34012  34014  34018  34020  34022  34023  34024  34026  34027  34028  34030  34032  34036  34038  34042  34044  34048  34054  34056  34062  34066  34068  34072  34078  34084  34086  34092  34096  34098  34104  34108  34114  34122  447090 

1.子弟兵进入灾区时,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图中区域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  )

A.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C.主要沿河流分布            D.主要沿山脊分布

试题详情

2008年5月12 El 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o级大地震,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抗震救灾。读图完成l~2题。

试题详情

    【例2】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一高原一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2)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    )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3)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思维误区:第(1)题易出错,主要是对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规律性没有理解。不能正确分析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造成第(3)题出错。

    点拨:我国三大自然区主要是依据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反之为非季风区,山地、高原、盆地交镨分布,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很大,河流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减小。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答案:(1)C(2)A(3)D  

    【例3】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比较,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思维误区:该题出错的主要原因一是对3S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了解,二是对图层叠加的含义不很理解,三是对交通、人口等因素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弱.要做好此题必须获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交通图层、人口分布图层和土地利用图层等。

    点拨:第(1)题,城市交通图能显示城市各地区的通达度城市人口分布图能显示城市不同地区人口分带的密度,两图层叠加,可以显示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交通通达度最好的地区,而这恰好是商业网点的最好选址。第(2)题,比较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圈和1985年的不同,可以发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其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答案:(1)A(2)C

试题详情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思维误区:不能准确定位A、B两高原的地理位置造成对两区域地形差异回答模糊。对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凤的原因难以理解。B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对于地下水污染往往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

    点拨:根据两图的经纬度位置、河流的流向、海陆轮廓、省区轮廓等信息,可判定A为印度德干高原,B为我国云贵高原,然后比较地形差异;两地气候差异,要从形成原因入手。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地区,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两地资源与工业部门的发展,要再现课本内容,A高原煤、铁资源丰富,故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丰富,又有充足的煤炭和水能资源,故应以有色金属冶炼、化擘和能源工业为主。B高原由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农业(化肥、农药使用)、生活(污水)等造成的污水污染,再加上该区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答案:(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r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妻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还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和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制造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试题详情

【例1】如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试题详情

    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相比的优点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与地图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例如,根据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通过普查分析森林火灾情况,统计分析十几万个气象数据,从中筛选出气温、风速、降水、湿度等

气象要素,以及春、秋两季植被的生长情况和积雪覆盖程度等14个因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微机信息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指标森林火险预报方法,预报火险等级的准确率可达73%以上。这些都是地图无法完成的。

试题详情

故存在,使原方程有4个不同实根.      

------------14分

 

 

 

 

 

试题详情

据此可画出的简图如下,                      ------------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