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0811  340819  340825  340829  340835  340837  340841  340847  340849  340855  340861  340865  340867  340871  340877  340879  340885  340889  340891  340895  340897  340901  340903  340905  340906  340907  340909  340910  340911  340913  340915  340919  340921  340925  340927  340931  340937  340939  340945  340949  340951  340955  340961  340967  340969  340975  340979  340981  340987  340991  340997  341005  447090 

15.(2010北京东城综合练习)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达几百种。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①~⑤)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

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1)甲图中结构P的化学本质是        ,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为      发挥重要作用。

(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①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         (结构)的形成。抗生素不的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          增加。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于甲图中        (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的        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

(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细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       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判断依据是            

[答案](1)DNA;(运)载体  (2)细胞壁;抗药性基因频率

  (3)⑤;翻译  (4)A;抗生素A对细菌的抑制区域最大

[解析](1)由图可知,p为一个环状的结构,而且该图是细胞的结构图,可以判断P为质粒,本质为DNA,在基因工程中可以用做运载体。(2)由图可知,②表示损伤细胞膜,①则表示损伤细胞壁。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导致该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3)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即基因表达过程的翻译。(4)由图可知,抗生素A对细菌的抑制区域最大,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

试题详情

14.(2010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次级代谢产物不是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因此对微生物的代谢没有影响

B.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的原理不同,作用的时间也不同

C.诱导酶的合成一定要有诱导物,且诱导酶的活性不受代谢产物的影响

D.组成酶和诱导酶的合成都受基因的控制,可以同时发挥作用

[答案] D

[解析] 次级代谢产物对微生物的代谢有影响;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两者可以同时发挥作用;诱导酶产生后,同样要受到酶活性的调节。

试题详情

13.(2010成都毕业班二诊)科学家利用小金色链霉菌产生的“春日霉素”防治稻瘟病时,发现有些稻瘟病均能够抵抗“春日霉素”的作用而存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稻瘟病均浸染水稻时只有DNA能进入宿主细胞

B.“春日霉素”是小金色链霉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

C.“春日霉素”的作用会改变稻瘟病菌的进化方向

D.“春日霉素”使用后稻瘟病菌的抗性基因才表达

[答案]C

[解析]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常常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内,而稻瘟病菌不属于病毒;“春日霉素”是抗生素,属于小金色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不是它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因“春日霉素”的选择作用,会导致不抗“春日霉素”的病菌死亡,抗“春日霉素”存活下来,改变了病菌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进而改变稻瘟病菌的进化方向;稻瘟病菌抗性基因的表达不受“春日霉素”的影响。

试题详情

12.(2011·全品预测)黄色短杆菌体内合成腺苷酸(AMP)、鸟苷酸(GMP)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控制酶④合成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营养缺陷型的出现,若要培养该品系,则需在普通培养基上加入酵母膏以提供生长因子

B.鸟苷酸过多时可能会导致酶a暂时失活,这种调节方式的特点是快速而精细

C.1分子AMP可与2分子Pi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合成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

D.AMP和GMP是正常黄色短杆菌次级代谢产物

[答案]D

[解析]D项中AMP和GMP是正常黄色短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为初级代谢产物。

试题详情

11.(2010重庆南开中学考前模拟)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生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些蓝藻既可以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固氮

B.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产量

C.大肠杆菌的代谢调节主要是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

D.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答案]C

[解析]A错误,某些蓝藻中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作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部分固氮蓝藻能进行固氮;B错误,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会不影响谷氨酸产量,例如C:N为3:1和4:1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有很大区别;C正确,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是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D错误,青霉素是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

试题详情

10.(2010山东潍坊二模)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l)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    ,加入的物质是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将呈   反应。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         。

 [答案] (1) ( CH2O)  选择  先调整pH (2)青霉素和NaNO3  尿素 (3)酚红   红色(4)基因突变 [解析](1)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由含碳有机物来提供,该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可以用来选择某些微生物,应属于选择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在各种成分溶化前需要先调pH,在进行分装;

(2)尿素分解细菌是以尿素为氮源,而其它微生物不能以尿素为氮源,因此需要将培养基中的氮源除去,同时也需要把青霉素除去,添加尿素;

(3)尿素分解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呈碱性,可使酚红试剂变红;

(4)细菌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变异方式。

试题详情

9.(2010北京崇文区第二次统考)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       ;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蛋白胨
10.0g
乳糖
5.0g
蔗糖
5.0g
K2HPO4
2.0g
显色剂
0.2g
琼脂
12.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选择、鉴别)。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      。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4)现有一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轩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       

 [答案] (1)分解者   异养型 (2)鉴别  乳糖、蔗糖(蛋白胨) (3)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

  (4)5.6×108 (5)B、C   (6)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1)大肠杆菌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来合成组成自身的物质,属于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2)根据表中培养基的组成可看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乳糖、蔗糖,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显色剂,可判断此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3)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

(4)根据公式计算: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55+56+57)÷3 ÷0.1×103×103=5.6×108.

(5)制作果酒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制作果醋和制作泡菜分别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和乳酸菌,二者都是原核生物,制作腐乳用到的微生物是霉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6)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根、芽的分化,二者浓度比例不同,诱导分化的方向不一样。

试题详情

8.(2010福建福州质检)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产生免疫反应 B .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C .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 D .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人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答案]C

[解析]大鼠的血清含有2种抗体,而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只含有一种抗体,并没有抗原存在,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不会出现免疫反应;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都能使大鼠分别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而体液免疫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血清中含有这2种抗体,所以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人甲、乙两种沙门氏菌,二种细菌都会出现凝集现象。

试题详情

7.(2010重庆万州区二次质量调研)3.下列培养基与其用途不相符合的是

   A.因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微生物所以其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有机物

   B.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分离到酵母菌和霉菌

   C.用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大豆幼苗观察生长素促进生根

   D.用含蔗糖、、植物激素的固体培养基可培养转基因抗虫棉的幼苗

[答案]A.[解析]圆褐固氮菌为异养型,培养基中需要有机碳源,只是不需氮源。

试题详情

6.(2011·全品预测)(选自大纲版2010全品猜题报告110页专题1第19题)

微生物中有一些营养缺陷型,它们在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有机营养成分,才能正常培养这些菌株。现有一种产氨短杆菌,体内合成腺苷酸的途径如下图(A、B、C、D为相应的酶)。用紫外线照射产氨短杆菌后发现有一些菌体必须添加腺苷酸后才能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想用这种细菌生产肌苷酸,则应使细菌体内的C酶不能合成

B.这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腺苷酸是其生长因子

C.用含牛肉膏或蛋白胨的培养基来培养这种营养缺陷型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D.若菌体积累肌苷酸过多后会使A酶活性下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牛肉膏或蛋白胨培养基来含有各种生长因子,培养这种营养缺陷型细菌能形成菌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