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1012  341020  341026  341030  341036  341038  341042  341048  341050  341056  341062  341066  341068  341072  341078  341080  341086  341090  341092  341096  341098  341102  341104  341106  341107  341108  341110  341111  341112  341114  341116  341120  341122  341126  341128  341132  341138  341140  341146  341150  341152  341156  341162  341168  341170  341176  341180  341182  341188  341192  341198  341206  447090 

8.(10年全国卷1)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解析]D 活字印刷由北宋毕昇发明,还没普及,A不对;B题干未体现;C与题干无关。故选D

试题详情

7.(10年全国卷2)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解析]D重阳节是中原传统,属于中原文化精粹之一。而金朝也有重阳节,说明金朝吸取了中原的优秀文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试题详情

6.(10年福建卷)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解析]D

试题详情

5.(10年北京卷)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时间的掌握。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

试题详情

4.(10年安徽卷)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解析]C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试题详情

2.(10年重庆卷)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试题详情

1.(10年重庆卷) 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解析]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试题详情

17.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试题详情

11.(10年江苏卷)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3)看法:开启民智。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