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1022  341030  341036  341040  341046  341048  341052  341058  341060  341066  341072  341076  341078  341082  341088  341090  341096  341100  341102  341106  341108  341112  341114  341116  341117  341118  341120  341121  341122  341124  341126  341130  341132  341136  341138  341142  341148  341150  341156  341160  341162  341166  341172  341178  341180  341186  341190  341192  341198  341202  341208  341216  447090 

6.(10年重庆卷)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解析]A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试题详情

5.(10年重庆卷)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解析]C 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试题详情

4.(10年上海历史卷)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 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解析]D 此题考察第5分册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内容。由于宋教仁宣传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对袁世凯个人独裁构成威胁,因此派人暗杀了宋教仁。之后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二次革命”,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失败。

试题详情

3.(10年四川卷)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

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解析]A 题目所指主要是林则徐在寻求禁烟的适当方式。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

试题详情

2.(10年新课标卷)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解析]C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分析是经验丰富的干部巧妙指挥小部队打击侵华日军,引起日军重视。故选C。

试题详情

1.(10年广东卷)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试题详情

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试题详情

13.[2010·广州第二次综合测试]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

[解析]D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艰难而曲折,一直到第三共和国建立后,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多数通过1875年宪法,正式确立共和政体。A项是美国。B项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主要内容是人的权利问题,当时法国是君主立宪政体。C项当时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