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分)为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以CO2为相对标准,引入了“温室效应指数”的概念(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⑴6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指数最大的物质属于 ▲ (选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⑵在水分子中,O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 。
⑶N2O4分子结构式为,分子为平面结构。N2O4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在N2O4分子的结构式上,将你认为是配位键的共价键上加上箭头 ▲ 。
⑷O3具有吸收紫外光的功能。
①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
②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
共价键 |
C-C |
C-N |
C-S |
键能/ kJ·mol-1 |
347 |
305 |
259 |
18.(12分)已知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为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B原子p能级电子总数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A、F原子未成对电子是同周期中最多的,且F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D和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 kJ·mol-1 |
I1 |
I2 |
I3 |
I4 |
D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E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⑴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 (填写元素符号),D、E两元素中D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原因是 ▲ 。
⑵F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在一定条件下,F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的光谱属于 ▲ 光谱(填“吸收”或“发射”)。
⑶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AB+的电子式: ▲ 。
⑷已知:F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组成为FCl3·6H2O的配合物有3种,分别呈紫色、蓝绿色、绿色,为确定这3种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分别取等质量的紫色、蓝绿色、绿色3种物质的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且质量比为3∶2∶1。则绿色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CrCl (H2O)5]Cl2·H2O B.[CrCl2(H2O)4]Cl·2H2O
C.[Cr(H2O)6]Cl3 D.[CrCl3(H2O)3] ·3H2O
物质 |
大气中的含量 (体积百分比) |
温室效应 指数 |
CO2 |
0.03 |
1 |
H2O |
1 |
0.1 |
CH4 |
2×10-4 |
30 |
N2O4 |
3×10-5 |
160 |
O3 |
4×10-6 |
2000 |
CCl2F2 |
4.8×10-8 |
25000 |
17.(10分)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FeCl3的熔点为555 K、沸点为588 K。工业上制备无水FeCl3的一种工艺如下:
⑴取0.5 mL三氯化铁溶液滴入50 mL沸水中,再煮沸片得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其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不超过 ▲ 。
⑵吸收塔中吸收剂X是 ▲ 。
⑶温度超过673 K,捕集器中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
⑷通常用碘量法测定FeCl3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0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作指示剂并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I2+2S2O32-=2I- +S4O62-),共用去V mL。则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
16.(10分)下图为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未标出)。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E为气体。B为常见无色液体,L为红褐色固体,I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常温下A、G投入J的浓溶液无明显现象,K是反应①所得溶液中的唯一溶质。
⑴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H的电子式为 ▲ 。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⑶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15.(10分)自然界钨主要以钨(+6)酸盐的形式存在,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黑钨矿传统冶炼工艺流程图如下:
⑴写出上述第一步转化中生成M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整个转化过程中黑钨矿被氧化的元素是 ▲ 。
⑵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
⑶已知上述转化中W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将产品D用碳或氢气还原均可得到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请你选择合适的还原剂,说明理由: ▲ 。
⑷产品D有一种蓝色非整比的存在形态,其化学式为WO3-x,该化合物中存在五价和六价两种价态的钨。若x=0.1,则化合物中五价和六价的钨原子数之比为 ▲ 。
14.将过量的铝粉与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并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15.68 L(标准状况);另一份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可能为
A.11.20 L B.15.68 L C.22.40 L D.13.36 L
13.现有两种不含结晶水的盐,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
20℃ |
50℃ |
A的溶解度 |
35.7
g |
46.4
g |
B的溶解度 |
31.6
g |
108 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采用重结晶法使A、B混合物分离
B.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
C.20℃时,无法配制30%的A的不饱和溶液
D.将208 g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76.4 g B
12.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Al2O3 |
AlCl3 |
Al(OH)3 |
B |
CuO |
Cu(OH)2 |
CuCl2 |
C |
Fe |
FeCl3 |
FeCl2 |
D |
NaCl |
NaHCO3 |
Na2CO3 |
11.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mL pH=2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10-3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2H2和N2的混合气分子中σ键数目为0.5NA
C.常温常压下,4.6 g Na在O2中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0.05NA
D.常温常压下,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