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3416  343424  343430  343434  343440  343442  343446  343452  343454  343460  343466  343470  343472  343476  343482  343484  343490  343494  343496  343500  343502  343506  343508  343510  343511  343512  343514  343515  343516  343518  343520  343524  343526  343530  343532  343536  343542  343544  343550  343554  343556  343560  343566  343572  343574  343580  343584  343586  343592  343596  343602  343610  447090 

1、秦朝有一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 刺史                      

试题详情

(二)作文(50分)

30.请以“那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试题详情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7.为了解青少年的情感倾向,某中学对100名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

调查内容
人   数
了解程度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好友生日
知道偶像歌星生日
完全知道
30
74
90
知道一点但不完全
48
19
7
完全不知道
22
7
3

结论是                           

28.“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受恩思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在属于父母或母亲的节日里,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或心愿,请你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种感想或心愿发送给自己的父母亲。(3分)

29.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相信家乡的某一块地方一定是你眼中的天堂,家乡的某一份特产一定是你常年的最爱,家乡的某位名人一定是你心中的偶像。请简介家乡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点。(4分)

试题详情

10.对下列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把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萧瑟苍凉的秋景图。

B.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极写洞庭湖的气势雄壮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C.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语,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和人格。

D.杜牧在《赤壁》中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以小见大,从反面评论赤壁之战。

试题详情

9.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用词意蕴丰富,很值得品味,对下面诗句用词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一个“割”字使泰山的巍峨跃然纸上。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其中“直”表现出孤烟的坚毅、劲拔之美。“落日”原本容易给人以伤感的印象,而用一个“圆”字,就在苍茫中增添了些许温暖的感觉。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诗句,其中“聚”形象地表明潼关被重山包围的情景。“怒”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澎湃的情状。两个词从视觉和听觉上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D.“念天地之悠悠”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两句中的“悠悠”都写出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试题详情

8.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试题详情

7.下列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