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4490  344498  344504  344508  344514  344516  344520  344526  344528  344534  344540  344544  344546  344550  344556  344558  344564  344568  344570  344574  344576  344580  344582  344584  344585  344586  344588  344589  344590  344592  344594  344598  344600  344604  344606  344610  344616  344618  344624  344628  344630  344634  344640  344646  344648  344654  344658  344660  344666  344670  344676  344684  447090 

3.B(假设关系)

试题详情

2.C (乃:就;才。其:语气副词,岂;他的。以:介词,把。于:从;比。)

试题详情

4、 文言文翻译 (每句三分,按点给分) 

(1)  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明之君呢!

(2)   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天下一般的道理。

(3)  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

试题详情

3、答案  C。  “滕国的国君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算不上贤明。”是陈相转诉许行的话,不是他自己讲的。

试题详情

2、 答案B。顺承连词 /  A(句末语气助词,“欤”;动词,结交,亲附)  C (兼词“于之”;语气助词,不译)D(介词,用;连词,因为)

试题详情

1、 答D。损害

试题详情

5.(1)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

(2)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

(3)(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从古帝王凡有兴建营造,必须重在依顺民心。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可知见到那些能满足私欲的东西,心就一定会乱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器和服饰珍玩,如果任意骄奢下去,那么国家危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从王公以下,住宅府第、车服、婚嫁、丧葬,都得按照品级,不应服用的应一概禁绝。”这样20年间,社会风俗崇尚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没有饥寒之苦。

贞观二年,公卿大臣上奏说:“依照《礼记》所说,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台上的楼榭里,如今夏署尚未消退,秋季绵绵细雨刚刚开始,宫里低下潮湿,请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唐太宗说:“我有气息不顺的毛病,怎适宜于住在低下潮湿的地方?如果同意奏请,就会花费很多钱财。从前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公卿大臣们再三恳请,太宗始终没有同意。

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 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徵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每有供奉营造,稍微不称心,就要施加严刑峻罚。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试题详情

4.D(魏徵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

试题详情

3.A(①是说唐太宗有气息不顺的毛病,不适宜住在低下潮湿的地方;③是讲唐太宗主张爱惜民力;⑤是魏徵对唐太宗崇尚俭约的结果的评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