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4822  344830  344836  344840  344846  344848  344852  344858  344860  344866  344872  344876  344878  344882  344888  344890  344896  344900  344902  344906  344908  344912  344914  344916  344917  344918  344920  344921  344922  344924  344926  344930  344932  344936  344938  344942  344948  344950  344956  344960  344962  344966  344972  344978  344980  344986  344990  344992  344998  345002  345008  345016  447090 

8.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试题详情

7、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C、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试题详情

6、《核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文中“天启壬戌秋日”使用的是

  A、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试题详情

5、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皇帝地位的独尊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试题详情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试题详情

3、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试题详情

2、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试题详情

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 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试题详情

议论文忌以叙代议(议论文中的叙述,不要求像记叙文中的那样完整具体,生动传神,而只要清楚就行。但我们有些同学在引用材料时,不管材料内容的多少,篇幅的长短,统统照抄照搬,结果往往使文章“叙”多“议”少,议论变成了一种点缀。请看下面学生作文《小议“面子”》一文中的一段叙述:“历史上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垓下遭刘邦“四面楚歌”之困,败走乌江。后有追兵,前有大江,项羽进退无着。危急万分之时,乌江一位亭长划船请他过江,以便保全性命,在江东再蓄力量,卷土重来与刘邦再决高低。可项羽谢绝了,笑着说:“这是天意,我为什么要渡江逃跑呢?江东八千子弟当年随我打天下,如今全部阵亡。即使江东父老继续拥我为王,我也无面目见他们。”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坐骑乌驹送给亭长,带着二十六个亲兵,同追来的士兵展开肉搏,最后自杀身死。可见“脸面”对项羽至关重要。” 文字累赘,无助于论证,我们完全可以用以下概括的语言:“楚汉相争时,项羽败走乌江,不听亭长劝告,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最后自杀身亡。本来可以保全性命、以图将来,本来有机会积蓄力量、东山再起;但“爱面子”害了项羽,不但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他一生追求的霸业。”)。选材大体的原则:

既有事实又有理论,既有正面又有反面;

既有古今又有中外,既有文史又有科学;

既有个别又有概述,既有详写又有略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