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图所示,在甲、乙两种情况中,人用相同大小的恒定拉力拉绳子,使人和船A均向右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t,图甲中船A没有到岸,图乙中船A没有与船B碰撞。则经过时间t ( )
A、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小
B、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比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大
C、图甲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与图乙中人对绳子拉力的冲量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当在电场中某点放入电量为q的正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E,若在同一点放入电量的负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 )
A、大小为2E,方向与E相同
B、大小为2E,方向与E相反
C、大小为E,方向与E相同
D、大小为E,方向与E相反
4、振源A带动细绳振动,某时刻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甲所示,则在波传播到细绳上一点P时,开始计时,下列图乙的四个图形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象的是 ( )
3、下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
,S2P1的长度为
,则
-
等于( )
A、
B、10
C、20
D、40
1、原子核放出α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
.设
、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y、mx和m;带电荷量分别为qy、qx和q.那么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
A、B=A-4
B、my= mx+m
C、k= p-2
D、qy= qx+q
27.[解析]因为图中相邻纬线纬度相差5°,则甲地肯定位于30°-40°纬度的大陆西岸,即为地中海气候。据等温线凸向(大陆上凸向南)可知此时为1月,结合甲地降水分配,可知此地在北半球,则同纬度海洋温度高于陆地;地中海气候气温变化与降水变化不同步;甲地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所致;1月北京是寒冷干燥,悉尼则高温多雨,而雅典则温和多雨;1月甲附近多雨,则其附近河流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
[答案](1)1月(1分) 高(1分) 北半球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洋温度高于陆地(2分)(2)画图(2分)(3)受副热带高压带和来自海洋的西风交替控制(2分)(4)寒冷干燥(1分) 高温多雨(1分)温和多雨(1分)(5)低(1分)。
(二)双项选择题
19.BC[解析]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环流的两大因素。AD则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两大因素。
20.BC[解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印度低压形成的基本因素),也有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使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继续向北)。
21.A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存在一高压和一低压中心,且低压中心在180°经线上,应为太平洋冬半年阿留申低压。
22.BD[解析]据上题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我国东部多寒潮,北方多沙尘暴。
23.AB[解析]在纬度位置(45°N以北)相同的情况下,甲地的年温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气候大陆性较强,乙地海洋性较强,符合亚欧大陆东西两侧。
24.AB[解析]据图可以看出,P地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在O°C以上。
25.BD[解析]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山融化。
26.BD[解析]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为主,天气干燥,不利于灭火。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三种气候纬度相当,分别位于大陆东岸、中部和西岸,东部为季风环流控制,中部深受陆地影响,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即环流形势不同。
2.D[解析]气候特点表现为气温、降水等要素的不同,成因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地质时期曾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等(不稳定);历史时期也是波动变化的,大气环流既是气候因素,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3.C[解析]孟买降水最多在7、8月,而气温最高在5月(热季),伦敦降水均匀,但冬雨稍多。
4.C[解析]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此时多雨的是旧金山(冬雨)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夏雨)。
5.C[解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除南极洲不具备此纬度外,其他各大洲均有该纬度且能西临海洋。其他几种气候可采用一一对应检测法排除。
6.B[解析]分析每个城市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并相应了解各城市大致纬度等,不难作出正确判断。
7.A[解析]城市②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应在大陆西岸。
8.B[解析]大棚主要是用温室原理,改善热量条件(保温)。
9.D[解析]荒漠一般是全年降水少而蒸发强的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符合以上要求。
10.B[解析]根据各气候示意图的气温与降水对应关系可判断分别为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11.C[解析]图瓦卢由珊瑚岛群组成,在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
12.B[解析]因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国土淹没,面积减小。
13.D[解析]图中ABC纬度大致相同,B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故七月气温最低,C点受海洋调节,年温差小,而A地大陆性增强。
14.A[解析]图中A与C的区别在于距离海洋的远近。
15.A[解析]④在40°N-60°N大陆西岸,据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知此范围内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
16.D[解析]⑤在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17.B[解析]②在25°N-35°N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18.A[解析]抓住“直接”二字。且从水循环角度看,①②对海平面应该没有多大影响。
27.读局部海陆形势(图中相邻纬线的纬度差为5°)和气温分布以及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是____(1月或7月)的气温分布状况。此时,图中海洋气温____(高或低)于陆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右图中绘出甲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3)甲地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季节以下三个奥运城市的天气特征分别是:北京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悉尼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雅典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甲处附近有一条河流流入海洋,此季节河口附近的盐度应该较_____(高或低)。
[答案与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