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 )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 )21世纪教育网
①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②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④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下图所示为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4-5题。
4.若该地为利马(12°S、77°W),则其近地面逆温层最厚时约在北京时间 ( )
A.6时前后
B.11时前后
C.14时前后
D.19时前后
5.假如此逆温层常年存在,此地附近有座山,山项终年有积雪,则此座高山的海拔估计至少在 ( )
A.3000米以上 B.4000米以上 C.5000米以上 D.6000米以上
25.从序文中看,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主要动机是什么?(6分)
答:
18.生活中,有些事物不断出现,有些事物逐渐消失。出现的自会出现,消失的自会消失。新出现的未必就美好,已消失的未必就丑陋。我们希望美好永远出现,希望丑陋永远消失。
请以“出现与消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深入理解题目的内蕴,认真思考导语的作用。
②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
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鲜明,内容鲜活,描写生动。
③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附 加 题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靡有朝矣。(《氓》)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3)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4)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5)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7)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8)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