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8430  348438  348444  348448  348454  348456  348460  348466  348468  348474  348480  348484  348486  348490  348496  348498  348504  348508  348510  348514  348516  348520  348522  348524  348525  348526  348528  348529  348530  348532  348534  348538  348540  348544  348546  348550  348556  348558  348564  348568  348570  348574  348580  348586  348588  348594  348598  348600  348606  348610  348616  348624  447090 

20.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科教

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战略。“富脑袋”主要是指(    )

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试题详情

19.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18.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民族品格是(    )

①昭君出塞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④派出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的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    )

①勤劳勇敢     ②团结统一   ③自强不息   ④爱好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试题详情

16.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  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15.鲁迅:“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造子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的话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有(    )

①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发明  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  ④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4.《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     ②中华民族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 

③中华民族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④中华民族善于继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3.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

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

试题详情

12.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该现象启示我们(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在文化传播中要因时因地而变 

③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明朝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文化变迁产生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 (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 教育     D.外出旅游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