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常识: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
3、矛盾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二)哲学常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联系的观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经济常识:
1、资源的稀缺性
2、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5、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经济常识:
1、现实状况,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
2、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4、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哲学常识:
1、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引起质变
(二)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公民的权利,和谐社会。
2、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经济常识:
1、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本质
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扩大内需(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5、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三)哲学常识: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
3、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4、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要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认识上会取得惊人的成果。
(二)政治常识:
1、国家文化职能,文化软实力
2、党的思想领导,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国际竞争的实质
(一)经济常识:
1、优化结构,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
2、与管理并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能力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职业技能)
5、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6、国际竞争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