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8665  348673  348679  348683  348689  348691  348695  348701  348703  348709  348715  348719  348721  348725  348731  348733  348739  348743  348745  348749  348751  348755  348757  348759  348760  348761  348763  348764  348765  348767  348769  348773  348775  348779  348781  348785  348791  348793  348799  348803  348805  348809  348815  348821  348823  348829  348833  348835  348841  348845  348851  348859  447090 

7、圆锥曲线的对称问题

①点(a,b)关于x轴、y轴、原点、直线y=x、y=-x、y=x+m、y=-x+m的对称点分别是(a,- b),(- a,b),(- a,- b),( b, a),(- b,- a),(b-m、a+m)、(-b+m、-a+m)②点(a,b)关于直线Ax+By+C=0对称点用斜率互为负倒数和中点在轴上解③曲线f(x,y)=0关于点(a,b)对称曲线为f(2a-x,2b-y)=0;关于y=x对称曲线为f(y,x)=0;关于轴x=a对称曲线方程为f(2a-x,y)=0;关于轴y=a对称曲线方程为:f(x,2a-y)=0;可用于折叠(反射)问题.

试题详情

6、若A(x1,y1), B(x2,y2)是二次曲线C:F(x,y)=0的弦的两个端点,则F(x1,y1)=0 且F(x2,y2)=0。涉及弦的中点和斜率时,常用点差法作F(x1,y1)-F(x2,y2)=0求得弦AB的中点坐标与弦AB的斜率的关系。

试题详情

5、涉及圆锥曲线的问题勿忘用定义解题。如果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此时两个方程联立,消元后为一次方程.你注意到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了吗?

试题详情

4、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的弦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则,焦半径公式|AB|=x1+x2+p。

试题详情

3、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试题详情

2、椭圆方程中三参数a、b、c的满足a2+b2=c2对吗?双曲线方程中三参数应满足什么关系?椭圆中,注意焦点、中心、短轴端点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注意的区别。

试题详情

1、设方程的点斜式或斜截式时,先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形。要防止由于零截距无斜率造成丢解。

试题详情

27.[解析]此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相关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相关知识,涉及到相关圈层的特点、组成与分布,并将地震波知识作为判断内部圈层状态的依据,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了大气圈相关气体成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影响(意义),能力考查要求突出。

[答案](1)大气  水;(2分)(2)水;(1分)(3)大气  二氧化碳(CO2) 氟氯烃  臭氧  紫外线;(5分)(4)古登堡  地核;(2分)(5)外核  横波不能通过。(2分)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

19. AB[解析]大气、水和生物都是人类不可缺的生存条件,无最密切之说。外部圈层间联系密切,与内部圈层间也联系密切。

20.BC[解析]岩石圈为跨内外圈层的特殊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属内部圈层,表层土壤中有生物,生物属外部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1.AB[解析]一方面通过地震波找到地壳厚度最薄处,另一方面该船设备可在此开钻。CD两项目前人类还力所不及。

22.AC[解析]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除地震波方法外,还有钻探等方法;上、下地幔之间,外核与内核之间也有次一级的不连续面。

23.AC[解析]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自下而上速度减慢,字母B处横波不能通过;D处(软流层附近)为岩浆发源地;C上下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

24.AC[解析]大陆地壳厚于海洋,②的平均厚度不足2900千米(3471千米为地核厚度),①的全部和②顶部组合即为岩石圈;⑤处(古登堡面)纵波速度减慢,横波完全消失。

25.AD[解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层组成,外部圈层由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组成,内外圈层均以地心为中心,构成同心圈层;外部圈层中水圈质量最大,内部圈层地核密度最大。

26.AC[解析]因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地壳厚度小于岩石圈,两者均是由岩石组成的。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地震波是弹性波;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到达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纵横波在莫霍面处速度都加快;因纵波速度快,先到达地表。

2.C[解析]地壳最厚处应为大陆高山(如青藏高原一些高山处),最薄应在海洋(海沟最深,地壳最薄)。

3.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约33km,海洋部分平均约6km)应小于岩石圈平均厚度。

4.C[解析]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5.B[解析]从位置看,B圈层介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故应为生物圈。

6.B[解析]从地壳到地心,随地球本身压力变化(越来越大),物质密度也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但地震波速度则受物质性质影响,纵横波呈现不同的变化情况。

7.D[解析]从图中看,A兼跨大气圈和B圈全部和C圈上部,则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

8.C[解析]江苏沿海为大陆架地壳,厚度薄,5000米深井,可全面剖析研究地壳结构等,其它三地地壳厚度均比此处厚得多,此处是科研井开钻的最佳选点。

9.B[解析]西昌是我国现有三大航天中心中纬度最低的,利用其较大的自转线速度,更容易推进嫦娥一号升空。AC两项酒泉同样具备,设备科技则是三大中心共同优势。

10.A[解析]10月24日在秋分后一个月,直射点近8°S,北京时间18:05,直射点(12时)为28°45′E,旧金山为凌晨2:05;10月为南半球春季,澳冬小麦刚收完;非洲长颈鹿向南半球迁移。

11.A[解析]3He是核聚变发电的原料,可能成为未来人类能源基地。其他三项均符合月球开发利用的优点特征。

12.C[解析]水圈的水有地表水、地下水,也有生物水和大气水等,它们分布于陆地、海洋和大气中,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13.A[解析]地震波从震源传到地表,因地壳厚度不均,到达地表时间有早晚,地壳厚处后到地表,薄处先到地表,珠峰处地壳为全球最厚,最迟得到地震波。

14.C[解析]地球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研究。由震波速度变化反映出的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15.D[解析]岩石圈与地幔是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16.C[解析]依据教材中地震波的传播图,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17.C[解析]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消失,说明该面以下的外核为液态。

18.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