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8910  348918  348924  348928  348934  348936  348940  348946  348948  348954  348960  348964  348966  348970  348976  348978  348984  348988  348990  348994  348996  349000  349002  349004  349005  349006  349008  349009  349010  349012  349014  349018  349020  349024  349026  349030  349036  349038  349044  349048  349050  349054  349060  349066  349068  349074  349078  349080  349086  349090  349096  349104  447090 

(四)其他:

1.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 气候湿润多雨;   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6.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7.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 自然条件恶劣; 

③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8.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②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9.复种指数问题:

①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

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 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10.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① 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

② 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11.农业区位的区域分析:

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

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旱地种植业: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

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水田种植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涝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

乏。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

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

土壤贫瘠

1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

 
名称
主要分布区
生长习性
农业区位的选择
粮食作物
水稻
“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及、尼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36°N)
玉米
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
糖料作物
甘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甜菜
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饮料
茶叶
亚洲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
喜高温多雨、怕涝
红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埃塞俄比亚等
喜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生产
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雨林带海拔较低处,可可树生长茂密。
纤维
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因而也叫“西沙尔麻”。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多
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亚麻
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
长日照作物
橡胶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喜高温多雨
 
棉花
美国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亚;我国则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温
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
水果
柑橘
原产于我国,北起秦岭南麓,南到雷州半岛,西起藏南察隅,东到台湾岛都有出产。
喜温润,怕寒冷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苹果
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出产最多
喜光、较耐寒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油料作物
花生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产量占全国1/3以上
喜温干燥、砂质壤土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扩大到黄淮海平原、辽宁以及华南地区;四川产量全国第一
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芝麻
原产于非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暖温带、亚热带种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喜温耐旱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油棕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喜高温多雨、充足阳光和湿润肥厚的沙壤土
 
大豆
原产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黑龙江为最多。
为中温作物
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
出口农产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等地

试题详情

(三)几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旱地直播技术),埃及等国家。

我国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冲积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人们喜食大米;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商品率低;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水利工程量大;酸雨危害;机械化水平不高;总体科技水平较低。

2.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离海港近;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冷藏技术的进步。

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

我国牧区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及加工体系的发展。

3.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我国东北、西北地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 地形平坦开阔;③ 耕地面积广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场广阔;

⑤ 工业比较发达;       ⑥ 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热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⑤能耗高(美)等。

我国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 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场广阔; ⑥ 工业比较发达; ⑦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 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② 科

技水平存在差异; ③ 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 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⑤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域的纬度和气候存在一定差异。

4.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黄淮海的鱼塘--台田农业、千烟洲的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模式。

优点:①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立体开发,综合利用);②农民可以灵活、有效的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不足:水源缺乏。       解决方法:东水西调。

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①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

A、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

B、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农牧生产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多供出口。

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系列开发优势资源;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6.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 企业化种植园  .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 加强“南南合作”;

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7.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8.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9.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② 交通方便;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试题详情

(二)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试题详情

(一)一般方法:

1.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

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

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③政策

④劳动力

⑤科技

⑥工业基础

试题详情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益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权益.

试题详情

6.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 (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试题详情

5.洋流:

(1)类型、成因

风海流--在大气运动和近地面带的盛行风(动力)长期吹拂海面形成的,在洋流的形成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偏力的影响,改变了方向。

密度流--温度(水温高,水面高)、盐度(盐度低水面高)

补偿流--离陆风、密度流

(2)分布规律:

①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②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 ;东暖西寒

③ 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寒

④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  顺时针、冬季  逆时针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寒(暖)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或由高(低)温海域流向低(高)温海域.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推理: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在中低纬度海域与等盐度线弯曲方向相反,中高纬度则相同.

试题详情

4.钱塘江潮汐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天文、摩擦力。

试题详情

3.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1)、深度(海底地形):沿海大陆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氧气充足,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2)、温度带:温带海区水温适宜,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3)、洋流: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如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

(4)、河流:河流入海时从陆上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和泥沙,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和产卵 。例如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就得益于长江。

试题详情

2.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

(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马鞍形曲线)

(2)、洋流: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

(3)、河流: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

(4)、距海远近: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

(5)、结冰或融冰:高纬海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偏低。

(6)、海区封闭性: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流少,盐度走极端。

(7)深度:随深度的增加,0-10M,盐度不变,10-20M盐度增加,20M以上盐度变化

很小。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③只有狭窄水道与阿拉伯海和地中海相通,海水对流作用弱.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伊犁河)

③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盐场区位选择:

地形平坦;泥质沙滩;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或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或地处背风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