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49711  349719  349725  349729  349735  349737  349741  349747  349749  349755  349761  349765  349767  349771  349777  349779  349785  349789  349791  349795  349797  349801  349803  349805  349806  349807  349809  349810  349811  349813  349815  349819  349821  349825  349827  349831  349837  349839  349845  349849  349851  349855  349861  349867  349869  349875  349879  349881  349887  349891  349897  349905  447090 

11.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成为一个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                

人的一生像水,                          ;人的一生像火,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要朴实。 通关目标11: [通关演习]答案示例:1.反腐倡廉,一身正气能降鬼;奉公克己,两袖清风不染尘。2.瀑布纵身地下跳,胆大包天。3.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4.①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②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挟天子令诸侯,干着篡权的勾当。5.生命如树,健康如叶,锻炼如阳光。没有阳光,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树木怎能开花结果?缺乏锻炼,健康就像无本之木,生命之树怎能蓊蓊郁郁、永葆生机?6.登上山顶,不幸就是积翠如云的绚丽山色/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7.家庭小集体,集体大家庭,尝遍生活酸甜苦辣;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 堂,传授知识古今中外。8.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病人说:“是健康强壮的体魄。”9.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或清淡,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或欢快,因为诚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或浓艳,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10.春天像一个步履轻盈的小姑娘。她携着神奇的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原野。她伴着欢快的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11.要充实,内涵须深刻;要灵活,方法须随和;要热情,态度要诚挚。

试题详情

8.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乞丐说:“                     。”    商人说:“                     。”    病人说:“                     。”    囚犯说:“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

   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需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9.以“生活”为话题写三句话,要求每句用上比喻,三句构成排比。

                                                                                  10.仿照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和句式,以“春天”开头仿写三句话。    秋天像一位技艺高超的丹青手,她端起巨大的画板,把金黄的水粉洒向田野,洒向村庄。她举起神奇的画笔,用斑斓的色彩点染树梢,点染山峦。    春天                                                                              

试题详情

6.在文段中的空缺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分别与画线部分的内容对应。要求:句式相似,修辞相同,字数相近。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风雨过后,不幸就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不幸就是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灿烂星空;                                          。面对不幸,人生要尽全力渡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7.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    例句: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续写:                                        

试题详情

5.请以“生命”、“健康”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不少于70字。

                                                                              

试题详情

1.把握不准,混淆修辞    解答修辞方法运用的题目,首先要准确把握每类修辞方法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能准确区分每类修辞方法的用法。否则,就可能运用错误。如前面提到的2007年高考全国卷,该题“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这个要求中就涉及对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比拟”的区别。考生若是对“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把握不准,就容易失分。如有的考生在答题中写成“梦想如风、似雨”,“现实像画、仿诗”,这个错误就是考生不能准确区分辨别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把句子写成了比喻,从而把题目答错了,导致失分。究其原因,这与考生平时的复习落实没有到位、练习不够扎实是有很大关系的。    2.形似神不似    解答修辞方法运用的题目,还要注意答题时不仅要注意到形似,更要注意到神似,即既要满足修辞方法格式上的要求,符合该修辞方法形式上的特征,更要注意所写内容的事理逻辑,要恰当,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统一。如前面提到的2008年高考山东题,该题要求“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虽然两种修辞手法能够写出来,但是关联性不大,或者说在内容、主旨方面不够深刻,不能揭示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和精神面貌。比如有考生写成这样的答案:她微笑着,像是一朵盛开的美丽的杜鹃花;她张开双手,燕子般地展示优美舞姿;她双腿用力,像一只苍鹰全力展示自我。这样的答案虽然使用了排比和比喻,但是却缺乏神韵,不能与比赛的内容很好地结合,不能展示冠军的风采,不能揭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所以分数就较低。正因为如此,在做此类题目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形似更要神似。

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

试题详情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2009年高考辽宁卷)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解析]本题将句子仿写和修辞方法运用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两个对象”、“三个句子”、“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提示语是仿写时要注意的内容;要注意每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使用的修辞方法,也要注意例句中所写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仿写时,要紧紧抓住“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恰当的仿写对象和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年轻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就像蓝天和白云一片;白云是蓝天身边的柔弱,蓝天是白云依靠的坚强;蓝天展开广阔的襟怀,孩子就找到了幸福的天堂。    2.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009年高考四川卷)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解析]本题也是句式仿写和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要求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审题时,要注意这段话是一段景物描写--白花,因此,仿写时就不要再选白花了,而可以选择海、云、山等;从句式看,要注意这段话中分号前4句话,主要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写景物的类型;分号后3句话,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描写景物的情态。仿写时,要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    [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3.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2007年高考全国卷)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限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解析]本题修辞手法要求使用比拟与对偶。比拟包括拟人与拟物(示例采用的是拟人),因此答题时考生可以任意选择一种,给考生留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从形式上看,示例的上下两句的句式相同,基本格式是“××……,带着……,给……以……”,仿句时严格遵守这一句式的同时,还要考虑主体后面要使用两个双音节词,“带着”后面要使用一个四字词语;从内容上看,“太阳与月亮”是一对相反的事物,而要求仿用的“梦想与现实”也是一对相反的事物,示例把“太阳与月亮”的特点很好地展现出来了,仿句时也要把“梦想与现实”的特点表现出来。    [答案示例]梦想美丽、活泼,带着盈盈绿意,给失败以抚慰;现实端庄、严肃,带着巍巍赤心,给成功以警戒。    4.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2008年高考山东卷)

   [解析]图为2000年9月19日,在第27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璇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凌空跃起动作。做题时注意要从四种修辞中选两种,围绕刘璇凌空跃起的动作、脸上的笑容、奥运五环等特点着笔。另外,这一题型的考查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所选材料往往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人们比较关注的事项,所以,考生要多了解社会,多了解现实,多了解生活,做一个关心天下事的人。    [答案示例]像一只凌空展翅的雨燕,腾空飞起,璇美人享受着飞翔幸福,这正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理念最美的体现。

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    1.熟悉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1)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格的辨析。还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前提。    (2)掌握易混修辞方法的异同。    ①借代和借喻异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就是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②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比拟是仿照被模拟的事物(即本体)的特征来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比喻中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③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对比的基本特点是“比较”,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方法兼类现象。    ④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设问句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2.训练并掌握答题技巧    (1)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如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2)修辞试题的一般答题技巧:    ①特征对照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格,关键是要掌握多种修辞格的基本特点。修辞格的外部形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必须体现出该辞格的基本特征。原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仿造时,我们运用得是否恰当,就要用该辞格的基本特征去对照。    ②语境协调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格,最重要的是要切合其语境。修辞格运用得恰当与否,要看它与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环境气氛是否相适应。如人物的心情在连绵的秋雨中变得很烦闷,描述此情此景为“秋雨跳着欢乐的舞”则显然不妥。    ③事理相符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还要注意其表达的内容,包括事与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体现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如夸张,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如比喻,喻体选择要恰当,等等。    ④文体统一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还要注意和文体相统一。这主要是在写作中,有些修辞方法只能用在某些文体类的文章中,其他文体的文章就不宜用。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甚至不用夸张。

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

试题详情

12.流浪的二胡

陈荣利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教学资源网
 

试题详情

11.尊严

陈漫

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也只有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是柔若无骨的那种柔软,所有小小的触角都在水中轻轻地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拨动着它的心弦。在寂寞宁静的海底,珊瑚就像是一个沐浴在爱情之中的女子,每一丝每一缕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可是,如果采珊瑚的人出现了,如果那双习惯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带走,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那么这时珊瑚就会变得无比的坚硬。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

有一种水獭,它有着令世界惊叹的美丽的皮毛。在阳光下,那是深紫色的,像缎子一样,闪烁着华美、神秘而又高贵的光泽。如果你在林间看到它,如果你看到它静静地栖息在水边的岩石上,你也会惊诧,造物主原来是如此的神奇,他竟然造出这样完美的有生命的宝石。可是水獭的美丽却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总有一些人类,想把它的皮毛剥下来,制成帽子,戴在某位绅士的头上;制成大衣,裹住某位淑女丰美的身躯。因为这样,水獭就可以变成金钱。于是,有人带着猎枪闯进了水獭的家园,在阳光下,他眯起眼睛,扣动了扳机。枪响过后,水獭死了。让人奇怪的是,水獭的美丽也消失了,躺在岩石上的只是一只平凡的水獭,它的皮毛干涩粗糙,毫无光泽。

谁都知道麝香,那是名贵的药材,也是珍贵的香料,而实际上,麝香不过是雄麝脐下的分泌物而已。想要获得麝香,就必须捕杀雄麝。雄麝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矫健,来去如风,如果不是一流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踪迹。而就是找到了雄麝,取得麝香也是极困难的事。有经验的老猎手说:“靠近雄麝时,千万要屏息凝神,不能让雄麝感觉到你的存在,否则,它会转过头来,在你射杀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香囊。”

在自然界里,有一些生物比人类还要有尊严。

当生命遭到无情的践踏时,它们会用改变、会用放弃、会用死亡捍卫自己的尊严。

试题详情

10.秋雨:阳关雪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  就像雪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甦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嫡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