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0047  350055  350061  350065  350071  350073  350077  350083  350085  350091  350097  350101  350103  350107  350113  350115  350121  350125  350127  350131  350133  350137  350139  350141  350142  350143  350145  350146  350147  350149  350151  350155  350157  350161  350163  350167  350173  350175  350181  350185  350187  350191  350197  350203  350205  350211  350215  350217  350223  350227  350233  350241  447090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3Li+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1

    ②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1

    ③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1

    ④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11.室温下,下列关于pH均为9、体积均为10m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

    B.分别加热到相同温度时,CH3COONa溶液的pH小

    C.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

    D.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

试题详情

10.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W的质子数之和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X
 
Y
Z
 
W
 

 
    A.原子半径:W>Y

    B.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Z的氧化物不能溶于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试题详情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Na+、K+、ClO、Cl

    B.在pH=12的溶液中:NH、Na+、SO、Cl

    C.在c(H+)=0.1mol/L的溶液中:K+、I、Cl、NO

    D.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Na+、Cu2+、Cr2O、NO

  9.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H的性质类似于-OH)           (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醋化反应

      B.青霉氨基酸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反应

    C.麻黄碱的分子式为C10H15ON,苯环的一氯代物有3种

    D.阿司匹林能与适量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阿司匹林(       )

试题详情

7.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从石油中得到汽油,可用蒸馏的方法

    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悄过滤的方法

试题详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食盐既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防腐剂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向含有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3使Hg2+转化成HgS沉淀除去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试题详情

40.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29分)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8分)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