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读图 “东北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2003年为2.2元/公斤,2008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注:运输费用以大连为例 |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1)简要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分)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请根据所给信息分析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6分)
。
江西白鹭洲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43.分析下表中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80年和1990年有关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年份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草地覆盖率(%) |
气温年较差(℃) |
年降水量 (mm)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总产量 (万千克) |
人口 (万) |
1980 |
4 |
20 |
33 |
450 |
1.5 |
12000 |
35 |
1990 |
5 |
10 |
38 |
380 |
4.5 |
13000 |
55 |
(1)1980-1990年,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有何变化?(6分)
。
(2)与1980年相比,1990年该地区耕地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下降),原因是 (4分)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急需采取哪些措施?
。(2分)
42.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①-⑦区域中,高级住宅区应该是 。(1分)
请说明理由
(3分)
(2)近年来,新市区的发展速度加快,请你对市郊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从土地利用、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3分)(合理均可得分)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老市区部分工厂搬迁,将A区发展成新工业区。请你以政府人员身份,运用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A区。(4分)
41.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3)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是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
。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0.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A.漳州平原 B.西欧平原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6-38题。
36.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37.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
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H B. F、G
C. E、F D. F、H 38.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35.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
34.左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气候 D.优良品种、城市
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和老龄化变化趋势图,回答31-33题
3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是
A.1960年-1970年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40-2050年
32.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据图可知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3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①→④),完成34-35题。
北京市郊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8-30题
28.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29.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3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