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0541  350549  350555  350559  350565  350567  350571  350577  350579  350585  350591  350595  350597  350601  350607  350609  350615  350619  350621  350625  350627  350631  350633  350635  350636  350637  350639  350640  350641  350643  350645  350649  350651  350655  350657  350661  350667  350669  350675  350679  350681  350685  350691  350697  350699  350705  350709  350711  350717  350721  350727  350735  447090 

1.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约60%;非选择题约40%。

试题详情

2.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试题详情

1.答卷方式:开卷笔试,考生可携带教科书和《时事》进入考场供答题时参考。

试题详情

(五)时事政治

1.当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含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

纯时事知识考试的知识范围,2010年1月份考试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大时事,以《时事》高中版2008-2009年度4-6期和2009-2010年度1-3期为依据;2010年6月份考试为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重大时事,以2009至2010学年《时事》高中版(2009-2010学年度1-6期)为依据。同时,加强时事与课内知识相结合,考核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试题详情

(四)必修4:生活与哲学

1.1 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2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2 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3.1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1 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4.2 懂得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3 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5.1 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

5.2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5.3 认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6.1 了解实践及其基本特点;

6.2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3 认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7.1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看问题;

8.1 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 了解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

9.2 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3 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事物;

10.1 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增强创新意识;

10.2 明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0.3 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1.1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2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3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2.1 了解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2.2 掌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12.3 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试题详情

(三)必修3:文化生活

1.1 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

1.2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1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2.2 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

3.1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2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

4.1 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4.2 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4.3 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5.1 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5.2 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5.3 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6.1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

7.1 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7.2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3 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1 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8.2 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9.1 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9.2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3 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9.4 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0.1 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0.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0.3 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0.4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学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试题详情

(二)必修2:政治生活

1.1 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2 懂得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3 懂得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4 学会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1 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懂得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

2.2 懂得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2.3 懂得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和方式;

2.4 懂得民主监督的方式,明确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

3.1 分析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3.2 理解我国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3.3 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与方式;

4.1 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4.2 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4.3 分析说明在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权威;

5.1 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5.2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5.3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6.1 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2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6.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6.4 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7.1 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7.2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7.3 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

7.4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7.5 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8.1 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8.2 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8.3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8.4 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5 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9.1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2 懂得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9.3 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9.4 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9.5 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6 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试题详情

(一)必修1:经济生活

1.1 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1.2 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信用工具;

1.3 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2.1 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2.2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2.3 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3.1 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3.2 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结构;

3.3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3.4 认同正确的消费观;

4.1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2 明确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和途径;

4.3 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4.4 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5.1 了解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5.2 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K^S*5U.C#O

5.3 认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5.4 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6.1 了解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6.2 尝试制订投资方案;

7.1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7.2 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8.1 了解财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8.2 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种类;

8.3 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8.4 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8.5 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8.6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8.7 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

9.1 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9.2 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9.3 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9.4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9.5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手段;

10.1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0.2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同科学发展观;

10.3 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11.1 了解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及其影响;

11.2 了解世贸组织及其基本原则和作用;

11.3 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11.4 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试题详情

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及年度《时事》。具体内容如下:

试题详情

4.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