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0730  350738  350744  350748  350754  350756  350760  350766  350768  350774  350780  350784  350786  350790  350796  350798  350804  350808  350810  350814  350816  350820  350822  350824  350825  350826  350828  350829  350830  350832  350834  350838  350840  350844  350846  350850  350856  350858  350864  350868  350870  350874  350880  350886  350888  350894  350898  350900  350906  350910  350916  350924  447090 

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西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是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C.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D.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2.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美人鱼”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美人鱼”的反映

    B.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C.“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一个感性形象,他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试题详情

53.(9分) 长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城市带之一,上海为其龙头城市。图10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规划用地分布示意图。        上海外高桥综合区的先进制造业,有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其中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   (1)评价①功能区的发展条件 。(5分)

   大气环流会影响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英国城镇就受此影响存在功能区的东西差异。   (2)依据伦敦市工业区和图中①功能区的分布特点,任选其一,说明大气环流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试题详情

52. (17分)

   2009年10月16-28日山东省成功主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读图10及材料回答下列题。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运会期间有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

   (1)说出这两种气象灾害对赛场城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4分)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2)指出泰山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并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7分)

   在全运会期间,一批“山东制造”闪耀在赛场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道路标志着山东企业走向更高的舞台。

   (3)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山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6分)

试题详情

51.(14分)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4分)

试题详情

在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如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适合蜜桃生长。据此回答49-50题。

49.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A.顶平,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峭壁如削,

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50.该地不适合发展 

A.蜜桃瓶装饮料加工      

B.蜜桃罐头加工

C.旅游业           

D.生态农业

卷Ⅱ

试题详情

根据资料和图5回答47-48题。

 

47. 图示各省(市)2000-2005年劳动力收益增幅最大的是

A.江苏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 上海市

48.北京市农业劳动力效益最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农产品价格高,市场广阔

C.农村土地价格上涨           D.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试题详情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45-46题。

 

45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6.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   )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资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速度较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

试题详情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43--44题。

43.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44.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试题详情

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4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试题详情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38-40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38.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39.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40.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