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代: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有监御史。
4、科举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b.这种制度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2、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4、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使中书省在地方的行政大权.
3、北宋①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②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既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②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1、汉朝①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③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11. (2009福建文综高考)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9. (2009高考海南单科)“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