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2063  352071  352077  352081  352087  352089  352093  352099  352101  352107  352113  352117  352119  352123  352129  352131  352137  352141  352143  352147  352149  352153  352155  352157  352158  352159  352161  352162  352163  352165  352167  352171  352173  352177  352179  352183  352189  352191  352197  352201  352203  352207  352213  352219  352221  352227  352231  352233  352239  352243  352249  352257  447090 

10.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试题详情

8.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    )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试题详情

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试题详情

6.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

A.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改革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题详情

5.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试题详情

4.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试题详情

3.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试题详情

2.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    )

A.魏文侯变法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试题详情

1.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