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2121  352129  352135  352139  352145  352147  352151  352157  352159  352165  352171  352175  352177  352181  352187  352189  352195  352199  352201  352205  352207  352211  352213  352215  352216  352217  352219  352220  352221  352223  352225  352229  352231  352235  352237  352241  352247  352249  352255  352259  352261  352265  352271  352277  352279  352285  352289  352291  352297  352301  352307  352315  447090 

作文讲评、范文引导

①“因为有了我”--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学生普遍扣题意识不强,行文主要是作大检查,选材琐屑小事,不能剪辑难见意蕴。(例文5--能够剪辑素材,在短时间能浓缩过去母亲的艰辛,为转变作铺垫,同时母女情在起伏中自然、生动地展现,题记与原文融得自然。)

②“那    的记忆”--学生普遍写成了“那难忘的记忆”,角度不够明晰,选材叙事容易散乱,且选材相近,文章容易写得平淡无味。初三一年的应试作文训练结果是大量匠气十足的作文。

(例文6--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小小的爬山虎之兴衰写出了美的绽放、美的毁灭,前后的对比自然引人深思,文中描写生动形象,融情于景,抒情自然,情中有理。

例文7--很多学生写友情,而这位同学却把友情写成了一首诗,一首安静的诗。她的开篇用意象罗列法,入题快而独特。中间展开三个场景,描写而不单调,间以简练的叙事、点睛式的议论、蕴藉的抒情,自然塑造了两个爱自然、懂生活、求上进的纯情少女。全篇扣题自然不板滞,如诗如画,明显是写作高手,尤其是细节描写,可以让同学们模仿)

③“生活中的笑”--

④“秋天的故事”--

试题详情

随笔写作不随意、写作之前有导引:

训练效果反馈:

①   “说说我自己”--大多数学生能够变换人称完成对自我的介绍,部分学生能够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写出自己最突出的性格。(例文1--用书的拟人化口吻完成对自我的勾勒,行文有了主线、角度和新颖的形式,文章有真情实感而不做作,语言符合孩子心理;例文2--有独特的角度,从我与语文的关系来塑造自我形象:有悟性、善创造、)  角度

②   “诗改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改写,情感已经调动;为了更好地还原诗歌的情景,他必然要构思写法(涉及到人称的选择,多数同学选择了“我”;古代叙事诗有选择全知视角的,效果都不错);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也许他会查找许多资料;而诗歌本身的高度概括性决定了他必须发挥想象、运用描写;当然,我们更鼓励学生的再创造。(例文3--因为喜欢,所以笔下有深情;因为动情,所以文中有象征;因为描写,所以修辞增文采。)想象+描写

③   “我心中的英雄”--可以选择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人物,也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人物,不建议概述人物生平,而要仿照导引篇目设置一个场景,初步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学生们选取烛之武、荆轲的人很多,也有选取屈原、杜甫、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普遍选取古代英雄,几乎无人选取现当代英雄,也许因为第二单元局限了他们。(例文4--设置场景,情景交融,充分展现荆轲临行前的痛苦、矛盾,“他”的全知视角运用使全文有了作者品评的高度。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笔法,语言利索。)

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黑格尔

试题详情

3.  复杂记叙文写作训练的指导

试题详情

1.  高中三年写作训练一盘棋

整体目标定位--“生活化教学”下的“生活化写作”

[教师解读]

   学生写作的困惑缘于对生活缺少一种敏感、一种热爱、一种思考。而现在不少专家已经引领我们改变观点,由“陈述性教学”“程序性教学”“形式化教学”向“生活化教学”改变。这样,我们在构思作文的系列题目以及设计写作指导课、讲评课时,应贴合学生的生活储备基础、有的放矢地训练写作技法、循序渐进地按照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引领他们从写作的“黑箱”摸索状态走向“灯笼”指引状态。生活是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可是它又有平淡琐碎乏味的一面,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有效引领他们高于生活地思考,为人与作文兼修,这的确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不二法则。

记叙文(必修1+必修2):真--真人真事真性情、大情大气大文章

   议论文(必修3+必修4):深--纵横捭阖论古今中外、上下探索觅发展路途

文体分明、厚积薄发(高三):专--我手写成我心意、中文炼就中国士

试题详情

4.简单介绍梁衡《黑箱·灯笼·灯塔》

•     我认为写文章有三法,简称之:黑箱、灯笼、灯塔。

•     “黑箱法”指“ 知其然,但不必知其所以然”。现实生活中用此法的是多数;

•     “灯笼法”是“研究过语法、修辞、文体,懂得一些为文的技巧和规律,指导文章的风格类别。”

•     写作除了多读书、多实践使文章有内容外,还要知道一些写作的基本路数,有一个灯笼照路。

[自我感悟]能够指导我们的孩子们从黑箱状态的“无根”或“根基很浅的树”成长为有“灯笼”照亮眼前这篇文章--“只有主根而侧根不多的树”,也算是帮他们扎下写作的根基了。

•     “灯塔法”是指高瞻远瞩,其光亮不只照脚下一片,还可远及周围相当的距离。即不只懂一点文章写作知识,而且对文学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也都熟悉,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涉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这样就不是手握灯笼只照眼前,而是四野八荒了了在目,尽可纵横驰骋;群峰迭起,逶迤不绝,随时都可借来他山之石。

[自我感悟]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如灯塔高擎光明,我们的孩子不也可以在生活中游目骋怀、在考场上纵马扬鞭?书生意气、激扬文字,先得从为师者做起!

        成为灯塔一般的巨人,方能托起未来的巨人!

以上,是为引子。

试题详情

3.  教师的反思--万丈高楼平地起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从高一开始;

规范学生的写作章法要从高一开始;

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从高一开始;

指导学生的写作技法要大盘明晰、具体而微;

整合所有素材、读写结合探求新天地,教师要成长为“灯塔”一般的巨人。

我们要扎下深深的生活的根须,才能培植起自己文章的大树;要架起高高的知识的灯塔,才能使文章之舟冲出死寂的港湾,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梁衡《黑箱·灯笼·灯塔》

   我们任重道远,唯有埋头苦干!慧心巧干!

试题详情

2.  开学以来的随笔和大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

①   立意浅俗,情感单薄;

②   面面俱到,没有角度;

③   只见概述、不见细节;

④   选材俗套、没有“独我”

⑤   匠气十足、难求突破

⑥   文体不明、情感泛滥

“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随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

如:写自己能从呱呱坠地粗线条一直拉到15岁;写爱好,能把从小到大的兴趣班(放弃的、坚持的、硬逼着的、感兴趣的等等)一一道来;叙事只停留于事件本身(如:夜遇劫匪,“我”吓得怕死;帮助小孩子被孩子的妈妈误会,感叹:今天真倒霉;或者就是痛说成长史,把自己骂个狗血喷头;撷取记忆中的画面,只剩下初三为搏功名而长跑、做题,功利心污染了立意);在“难忘的记忆”中“为赋新词强说愁”,常见得伤感的泪水让少年男女变得孱弱,情感在雷同虚构和无病呻吟中走向苍白;写作在应试训练中成为流水线上的同一规格,上面还都打着“货真价实”“训练有素”的标签;当学生的语言变得愈加华丽丽,我们却看不到有性格的主体、对自身生活的洞察、对精神层面的追思……

   我们语文老师有责任亦应该让孩子们把荡漾在心底最柔软的丝丝缕缕心甘情愿地编织成有个性的华章,让他们有创作的习惯、思考的深度、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记忆,而我们收获为师的喜悦和骄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