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气候统计图,回答7-8题。
7.与图所示气候特点相符的城市是 ( )
A.悉尼 B.开普敦
C.雅典 D.圣弗朗西斯科
8.关于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交汇
C.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主要在冬季
D.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广泛分布
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4-6题。
4.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6.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3.如图,在北半球某一学校操场上固定一画有大圆的白纸,于圆心处直立一日影杆,通过观测一天中日影变化,在不同时刻观测到有两次影子的顶端与圆圈重合,即图中A、B两点,连接AB,OC为一天中某时刻影长,OC垂直于AB。观测当天是9月23日,图中A、B两点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1:20和13:40,OC与日影杆长度相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AB与当地子午线重合
B.OC是一天中杆影最大值
C.该地的地理坐标是45°N,112.5°E
D.A在B的正东方向
下图1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
2009年3月28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1-2题。
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
A.甲和丁 B.乙和甲 C.乙和丙 D.丙和丁
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
A. 甲 B.乙 C.丙 D.丁
34.(10分)读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突破65亿大关。2006年10月17日美国第3亿个公民出生。世界环境与人口中心提出的报告说,美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约占全球的1/4,到2020年预计将增至43%。
材料二:亚马孙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由于近年来遭到破坏性的采伐,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
材料三:漫画“巴西人与西欧人的争论”
(1)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2分)
(2)亚马孙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森林具有 功能。“地球之肺”遭损坏后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4分)
(3)随着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环境容纳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人口容量具有 的特点。“巴西人与西欧人的争论”说明当前人类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 的关系。(2分)
(4)美国每年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其主要原因是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 。(2分)
选考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分)
33.(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条件的变化。(2分)
(2)A图的五个商业中心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该城市近年来很多居民向郊区和卫星城迁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2分)
(3)B图中的A线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 工程。简述该工程对上海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两条) (4分)
(4)图B中的B河是 ,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32.(10分)、浙江省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活动,考察从棉花到服装的生产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他们从网上了解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工厂有:A、服装厂 B、织布厂 C、纺纱厂,请按照投入-产出关系为他们设计一合理的考察路线(将字母填入答卷II的空框内)。(3分)
|
|
|
||||||||||
(2)在考察中,他们发现该生产链中的 厂会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这类工厂一般多布局在流经城市的河流 。(4分)
(3)他们还了解到服装厂招聘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你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3分)
31.(10分)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7分)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
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完成29-30题。
29.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30.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