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2307  352315  352321  352325  352331  352333  352337  352343  352345  352351  352357  352361  352363  352367  352373  352375  352381  352385  352387  352391  352393  352397  352399  352401  352402  352403  352405  352406  352407  352409  352411  352415  352417  352421  352423  352427  352433  352435  352441  352445  352447  352451  352457  352463  352465  352471  352475  352477  352483  352487  352493  352501  447090 

5.(2004年高考数学江苏卷,1)设集合P={1,2,3,4},Q={},则P∩Q等于 (   )

  A.{1,2}  B. {3,4}   C. {1}    D. {-2,-1,0,1,2}

答案:A

试题详情

4.(2004年高考数学广西卷,19)某村计划建造一个室内面积为800的矩形蔬菜温室。在温室内,沿左.右两侧与后侧内墙各保留1宽的通道,沿前侧内墙保留3宽的空地。当矩形温室的边长各为多少时?蔬菜的种植面积最大。最大种植面积是多少?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应用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设矩形温室的左侧边长为a m,后侧边长为b m,则 ab=800.

   蔬菜的种植面积 

   所以  

答:当矩形温室的左侧边长为40m,后侧边长为20m时,蔬菜的种植面积最大,最大种植面积为648m2.

试题详情

3.(2004年高考数学广西卷,11)设函数  ,则使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答案:A

试题详情

2.(2004年高考数学广西卷,8)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B.  C.  D.

答案:D

试题详情

1.(2004年高考数学广西卷,5)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答案:A

试题详情

9.注意事项:

⑴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化归,一般都转化为最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来求解,。

⑵解含参数不等式时,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录活运用。

⑶不等式证明方法有多种,既要注意到各种证法的适用范围,又要注意在掌握常规证法的基础上,选用一些特殊技巧。如运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调整放缩的度。

⑷根据题目结构特点,执果索因,往往是有效的思维方法。

(Ⅱ)2004年高考数学不等式综合题选

试题详情

8.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另一类是建立函数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正数、定值和相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时需要适当拼凑,使之符合这三个条件.利用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10审题,20建立不等式模型,30解数学问题,40作答。

试题详情

7.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渗透在中学数学各个分支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这对同学们将所学数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最终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始终贯串在整个中学数学之中.诸如集合问题,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三角、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无一不与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

试题详情

6.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数学归纳法仍是证明不等式的

基本方法.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要熟悉各种证法中的推理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步骤,技巧和语言特点.

试题详情

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技巧性较强,这对发展分析综合能力、正逆思维

等,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证明不等式前,要依据题设和待证不等式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通过等式或不等式的运算,将待证的不等式化为明显的、熟知的不等式,从而使原不等式得到证明;反之亦可从明显的、熟知的不等式入手,经过一系列的运算而导出待证的不等式,前者是“执果索因”,后者是“由因导果”,为沟通联系的途径,证明时往往联合使用分析综合法,两面夹击,相辅相成,达到欲证的目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