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11分)
(1) 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2) 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3)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4分)
(4) 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全国粮食供给的重要意义。(2分)
(5) 人均GDP居前三位的省区是
A湖北 河南 山西 B湖南 江西 安徽 C山西 湖南 江西 D湖北 湖南 江西
(6) 六省区中既分布有我国商品粮基地,也是商品棉集中区域的是
A河南 安徽 湖北 B湖北 湖南 安徽 C江西 安徽 河南 D山西 湖北 湖南
(7) 中部六省区最具有区位优势的工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能源、原材料工业 D技术密集型工业
1.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0分)
(1) 甲图地形区名称:
A
B
按照“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
A地适合发展 ;
B地适合发展 。
(2) 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 ,该基地著名经济作物为
(3) 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尽快实施“引嫩人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 乙地平原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A.水稻土 B.黑垆土 C.冲积土 D.黑土
(5) 甲乙两图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冻土广布 B.河流的汛期只出现在春季 C.都有小麦种植 D.黑土肥沃
2、下面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H 地形区内如将当地宜农坡地变为梯田,可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2分)
.
(2)A、B两地所在区域面积最大的地形是 。
(3)“一年无四季”,“一天见四季”说明了D地区怎样的气候特征(2分)
。
(4)流经F、G两段的河流在该段附近水量减少的原因(3分)
40、.图中④铁路干线
A经过了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
B连接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C穿越了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四大水系
D纵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Ⅱ卷
二、综合题(注意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39、 图中代表渝怀铁路的是
A. 铁路① B.铁路②
C.铁路③ D .铁路④
38、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人区社会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前提是市场需求
渝怀铁路(重庆一怀化)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6、图中①一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37、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的盐碱化
D.土壤的盐碱化、空气污染
35、下列农业生产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棉花种植 B.内蒙古草原的牧场放牧
C.东北平原甜菜、大豆种植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3题
34、若③为我国东南沿海河流夏秋的流量变化,造成该河流流量大增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雨 B.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流 C.台风雨 D.风暴潮引起河流水位高涨
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生态工程,它涵盖农业、工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下题。
33、①、②代表的河流可能分别是
A.松花江、塔里木河 B.淮河、海河 C.黄河、黑龙江 D.海河、汉江
32、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
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读我国河流径流量(m3/s)随时间的变化简图,回答2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