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9·重庆文综)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1900年英国海军中将率领联军进犯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故排除②③。
5.(2010·济南模拟)下图反映的事件 ( )
《天津条约》签字情景
A.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出现
B.使外国传教士开始充当列强侵华的帮凶
C.便利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内地进行不法活动
D.使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入高潮
答案 C
4.(改编题)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列强侵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条约的具体内容需要仔细辨别和识记,本题中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3.(2009·全国文综Ⅰ)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 B
解析 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既不能体现平等的外交观念,也不是崇拜西方列强的结果;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更不可能是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该条约将这一规定强加给清政府,实际是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冲击了清政府固守的“天朝上国”规制。
2.(2010·长春模拟)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在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部侵略(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反应迟钝,D正确。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可以排除,瓜分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B错误;资本输出,垄断经济也是在19世纪末,C错误。
1.(2010·大连模拟)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抺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地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
19.请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4个字。)
与政治批判(即对人的批判)不同,科学批判不过是科学讨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包括怀疑、猜想、辨析、反驳等多方面的含义。科学批判的对象是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目的在于辨别和弄清是非曲直和真假正误。科学批判即使抛弃了原来的错误观点和模糊思想,也不否定其在科学发展和理论进步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正好反映了人类认识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因而,科学批判首先是而且只能是对事的批判而不能是对人的批判。
18.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字数要大体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病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储蓄。这储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书 获利丰厚 发现未知的钥匙 追求真理的阶梯 超越前贤的基础 参与竞争的实力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扩展语句。仿用句式时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解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本句在仿写时要注意运用排比、比喻必须恰当,在每个句子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又必须衔接到位。
17.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四处语病,并修改其中三处。
①大量事实证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③教学效果的好坏,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感情的好坏。⑤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⑦教学效果就会好,⑧否则,⑨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⑩而且还会滑坡。
(1)有语病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修改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1)②④⑥⑩
(2)② “人际”多余,应删去 ④ 在“决定”后加“于” ⑥ “信任并尊重”改为“尊重并信任” ⑩ “而且”改为“反而”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解析:一般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等。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答案:(1)举杯销愁愁更愁
(2)山高月小
(3)人比黄花瘦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化作春泥更护花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
解析: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