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5089  355097  355103  355107  355113  355115  355119  355125  355127  355133  355139  355143  355145  355149  355155  355157  355163  355167  355169  355173  355175  355179  355181  355183  355184  355185  355187  355188  355189  355191  355193  355197  355199  355203  355205  355209  355215  355217  355223  355227  355229  355233  355239  355245  355247  355253  355257  355259  355265  355269  355275  355283  447090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太极的表演体现了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据此回答11-12题。

11、“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 ②“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③ “动”与“静”、“刚”与“柔”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古代人画的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理念,这也是太极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这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客观事物特定的内涵  ②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适当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说明意识能够充分展现事物  ④认识活动能够突破实践的束缚表现事物的寓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0、据报道,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的黔东铜仁地区的贵州汞矿,由于长年过度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虽几经努力,终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破产。这一事实说明 

A.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

D.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

试题详情

9、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九牛爬坡,各个出力”。上述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A.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B.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

C.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整体的功能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试题详情

8、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试题详情

7、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6、“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5、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试题详情

4、有人认为“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是智者,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是愚痴”。这一观点

①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量力而行

②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

③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④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3、“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一蚀。五十六子月亦一蚀。蚀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

A.“道法自然”             B.“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C.“天行有常”             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试题详情

2、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