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5124  355132  355138  355142  355148  355150  355154  355160  355162  355168  355174  355178  355180  355184  355190  355192  355198  355202  355204  355208  355210  355214  355216  355218  355219  355220  355222  355223  355224  355226  355228  355232  355234  355238  355240  355244  355250  355252  355258  355262  355264  355268  355274  355280  355282  355288  355292  355294  355300  355304  355310  355318  447090 

22.(10分)

(1)Ar  (1分)

(2)HClO4   KOH (每空各1分)

(3)                  (1分)

(4)Na+           -  (2分)   离子(1分)

(5)Al  (1分)  Al2O3 +2OH-=2AlO2- + H2O  (2分)

试题详情

21.(9分)

(1)②  ④  ①③  ④⑤ (各1分,共6分)

(2)温度  催化剂  反应物的本性(每空各1分,共3分)

试题详情

29.(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文明的交往提供了联结通道。(每点2分,共4分)

(2)区域: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3分)

试题详情

28.(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扩大消费,缓和社会矛盾。(4分)  

(2)国家立法。(2分)

(3)在政治上缓和了劳资对立,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上不仅保障了普通工人、年老人、残疾人和贫困者的最低生活,而且使市场保持了一定的购买力,从而减轻了危机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4分,大意相近即可)

试题详情

27.(1)从传统--西化--中西合璧。(2分)

流行原因:社会变革;政府的推动;西方文化传入影响。(2分,任答2点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2)从色彩单一走向五彩缤纷,款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2分)

变化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审美观点变化。(2分,任答2点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3)洋快餐、西式节日、西式婚礼等。(2分)

试题详情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试题详情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直线l(斜率存在)交抛物线y2=2px(p>0,且p是常数)于两个不同点A(x1y1),B(x2y2),O为坐标原点,且满足x1x2+2(y1+y2). (1)若y1+y2=-1,求直线l的斜率与p之间的关系; (2)求证:直线l过定点; (3)设(1)中的定点为P,若点M在射线PA上,满足,求点M的轨迹方程.

试题详情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对函数Φ(x),定义fk(x)=Φ(xmk)+nk(其中x∈(mkm+mk],kZm>0,n>0,且mn为常数)为Φ(x)的第k阶阶梯函数,m叫做阶宽,n叫做阶高,当阶宽为2,阶高为3时,若Φ(x)=2x. (1)求f0(x)和fk(x)的解析式; (2)求证:Φ(x)的各阶阶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共线.

试题详情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2}中,首项a12=1,公差d=1,an>0,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求数列{bn}的前120项的和T120.

试题详情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垂足为OPO⊥平面ABCDAOBODO=1,COPO=2,E是线段PA上的点,AEAP=1∶3. (1)求证:OE∥平面PBC; (2)求二面角DPBC的大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