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分)
(1)Ar (1分)
(2)HClO4 KOH (每空各1分)
(3) (1分)
(4)Na+ - (2分) 离子(1分)
(5)Al (1分) Al2O3 +2OH-=2AlO2- + H2O (2分)
21.(9分)
(1)② ④ ①③ ④⑤ (各1分,共6分)
(2)温度 催化剂 反应物的本性(每空各1分,共3分)
29.(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文明的交往提供了联结通道。(每点2分,共4分)
(2)区域: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3分)
28.(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扩大消费,缓和社会矛盾。(4分)
(2)国家立法。(2分)
(3)在政治上缓和了劳资对立,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上不仅保障了普通工人、年老人、残疾人和贫困者的最低生活,而且使市场保持了一定的购买力,从而减轻了危机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4分,大意相近即可)
27.(1)从传统--西化--中西合璧。(2分)
流行原因:社会变革;政府的推动;西方文化传入影响。(2分,任答2点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2)从色彩单一走向五彩缤纷,款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2分)
变化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审美观点变化。(2分,任答2点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3)洋快餐、西式节日、西式婚礼等。(2分)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直线l(斜率存在)交抛物线y2=2px(p>0,且p是常数)于两个不同点A(x1,y1),B(x2,y2),O为坐标原点,且满足=x1x2+2(y1+y2). (1)若y1+y2=-1,求直线l的斜率与p之间的关系; (2)求证:直线l过定点; (3)设(1)中的定点为P,若点M在射线PA上,满足,求点M的轨迹方程.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对函数Φ(x),定义fk(x)=Φ(x-mk)+nk(其中x∈(mk,m+mk],k∈Z,m>0,n>0,且m、n为常数)为Φ(x)的第k阶阶梯函数,m叫做阶宽,n叫做阶高,当阶宽为2,阶高为3时,若Φ(x)=2x. (1)求f0(x)和fk(x)的解析式; (2)求证:Φ(x)的各阶阶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共线.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2}中,首项a12=1,公差d=1,an>0,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求数列{bn}的前120项的和T120.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垂足为O,PO⊥平面ABCD,AO=BO=DO=1,CO=PO=2,E是线段PA上的点,AE∶AP=1∶3. (1)求证:OE∥平面PBC; (2)求二面角D-PB-C的大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