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6525  356533  356539  356543  356549  356551  356555  356561  356563  356569  356575  356579  356581  356585  356591  356593  356599  356603  356605  356609  356611  356615  356617  356619  356620  356621  356623  356624  356625  356627  356629  356633  356635  356639  356641  356645  356651  356653  356659  356663  356665  356669  356675  356681  356683  356689  356693  356695  356701  356705  356711  356719  447090 

16.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发展观的演变表明:(  )

A.未经实践检验的发展观是不可靠的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

C.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试题详情

15.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已成立60周年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生活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人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试题详情

14.从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中国在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又开始向太空伸出更为广阔的触角。这表明:(  )

①只要愿意做,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②实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仅仅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此后,我国将进行月球车着陆、机器人登月并返回、我国航天员登月等工程,这必将使我们对外太空的认识逐步加深。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③矛盾是事物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⑤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

试题详情

12.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标准

③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试题详情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发射升空。在此之前,历时五个多月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征集活动”在北京揭晓,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标志--“月亮之上”折桂。回答8-10题。

  8.右图顾永江的“月亮之上”由于融合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

才获得了成功。从认识论上来说,主要是:(  )

A.以合理想象代替探月计划符合人的求异心理

B.感性认识一定会上升到理性认识

C.在对书法进行深入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D.只要研究书法艺术,就会产生灵感

9.“月亮之上”毕竟只是个标志,要真正实现嫦娥奔月飞天的千年梦想,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斗,这是因为: (  )

①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  ②规律是客观的   

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不易发现  

④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我国的“嫦娥”绕月计划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3年多,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多见的,是对难度、创新、可行性进行充分考虑的结果,是符合我国国力、国情的一个恰当选择。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客观要符合主观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D.物质决定意识

试题详情

7. 2007年夏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有人认为 , 此次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与三峡大坝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 关。事实上 , 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并未发现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导致四川、重庆暴雨成灾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这表明(  )

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②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6.胡锦涛在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体现了   (   )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D.真理具有客观性

试题详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深人人心,许多地方把引进人才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关键,但当地也有人认为,引进人才会给本地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因而对此持消极态度。据此回答第4-5题。

4.“把引进人才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关键”体现的哲理是(   )

A.应分清主次矛盾         B.应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应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担心引进人才会给本地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不支持引进人才的看法,错误在于(   )

A.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D.看问题不懂得分清主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