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1-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4.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它在防止大规模战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解决一些地区性冲突事件和重大危机中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06年10月9日,朝鲜不顾联合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公然进行了核试验,这表明
A.联合国在处理地区间问题上没有约束力 B.多极化格局下,联合国的作用有待加强
C.法西斯分子卷土重来,欲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D.朝鲜开始崛起,成为了国际格局中的又一极
33.“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一一列宁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31.《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比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20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0.红金龙香烟广告图(见右图。注意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由此反映
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
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28.(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②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③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④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7.中国古代天文发达,近代欧洲天文成就斐然,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以这个领域的革命为开端。下列有关评述正确的是 ①二者的兴起都是由于农业发展的推动 ②前者受“重农”“天人感应”思想影响 ③前者是经验总结的成果,后者是实验研究的成功④前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后者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25.2005年12月18日,陕西韩城有重大考古发现,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大量珍宝相继出土面世:30件青铜礼器,600余件青铜鱼、青铜车马器;6000多颗玛瑙珠、陶珠以及1300多枚石贝、海贝……可谓琳琅满目。这一考古发现的意义有 ①是2005年陕西省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②是2005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③这几座两周墓葬是陕西地区30多年来发现的少见的未被盗的周代高等级贵族墓葬 ④对研究两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墓葬、礼乐制度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