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就是善良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她属于人
②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③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
④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
⑤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
A.④①③⑤② B.④①⑤③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④③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制定和实施保持稳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B.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我们基本的其他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只不过手边没有现成的解释。
C. 而且我还听不得马嘶,一听到那铜号般高亢、鹰啼般苍凉的声音,我就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大有战士出征走上古战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慨。
D.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非常带有神秘。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他足下,险阻山道阻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1860米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
B.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常处顺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反感。
C.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比如月饼的包装花样繁多,木盒、锦缎盒、铁盒······十分精致,近于奢华。
D.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圭臬(guī niè)青睐(lài ) 档次(dǎng) 思忖(cǔn) 弑君杀父(shā)
B.虫豸(zhì) 皈依(guī) 熟谙(yīn) 垓心(gāi) 暴殄天物(tiǎn)
C.瘐毙(yú) 搭讪(shàn) 乖角(jiǎo) 倏然(shū) 蹩进(bié)
D.巉岩(chán) 悚然(sǒng) 浣女(huàn) 无语凝咽(yē) 悲怆(chuàng)
(六)如何坚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财物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2、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不允许有损害一方主权的要求;同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
3、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统一
(五)如何坚持正确的消费观的?
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倡导科学消费。
4、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
5、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四)财政、税收、银行作用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体现财政、税收、银行的作用?)
1、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国家对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
3、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利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如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一)如何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平等性:根本上它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2、竞争性: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法制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4、开放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