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7712  357720  357726  357730  357736  357738  357742  357748  357750  357756  357762  357766  357768  357772  357778  357780  357786  357790  357792  357796  357798  357802  357804  357806  357807  357808  357810  357811  357812  357814  357816  357820  357822  357826  357828  357832  357838  357840  357846  357850  357852  357856  357862  357868  357870  357876  357880  357882  357888  357892  357898  357906  447090 

6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试题详情

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试题详情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试题详情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试题详情

54、如图49-1所示,三角形ABC为一等腰直角三棱镜的主截面。令一单色光线DE平行于AB面从空气中自AC面射入,经AB面反射后从BC面射出,FG为出射光线,光线DE、FG的走向均可用插针法实验确定出来。

(1)试用几何作图法在图中画出在棱镜内的光路走向;

(2)证明:射到AB面上的光线一定发生全反射。

分析与解:(1) 光线DE射到AC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射到AB面上被反射到BC面又从BC面折射出去形成光线FG。题目要求画出棱镜对入射光线的折射→反射→折射的光路。先延长DE与AC的交点为O1,O1是入射点。再反向延长FG,与BC的交点O2,O2是出射点。只要能找出AB面上的反射点P就可以画出准确的光路图。

从O1点射到P点的光线,被AB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应从P点射到O2。入射光线O1P和反射光线PO2应符合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我们可把O1想象成点光源,它的像点O1’关于AB面对称,点光源O1射到AB面上的光线,被AB面反射后都好像由O1’射出的一样,我们连接O1’O2与AB的交点P即为所求。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到作图的顺序是:先延长DE、FG确定入射点O1和出射点O2,再作出O1点关于AB的对称点O1’,连接O1’O2与AB交于P点,作O1P是AC折射后射到AB面的入射光线,作PO2是AB面反射光线。光路图如49-2所示。

说明:本题关键是确定P点,重要的一步是把O1设想为点光源。将AB作平面镜处理,十分巧妙。

(2)证明:设棱镜折射率为n,在图中,对于△PO1M,其外角∠AMO1=r+α

即:45°=r+α=r+(90°-i‘) 所以 i’=45°+r

即:sini’=sin(45°+r)=sin45°cosr+cos45°+sinr [1]

又:  所以sinr=[2]

cosr== [3]

把[2]、[3]式代入[1]式得:sini’=

由于n>1,所以+1>2 

即sini’>,光线射到AB面上一定发生全反射。

原子物理部分

试题详情

53、如图48-1所示,折射率为n的玻璃砖的两面是平行的,玻璃砖厚度为h,一束细光束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i,光线一部分从上表面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折射入玻璃砖,在玻璃砖下表面发生反射,又在上表面折射后射入空气中。求:上表面的反射光线I与下表面反射,折射回到空气的光线II的侧移距离为多少?

分析与解:光路图如图48-2所示。光线射到A点,反射光线为I,折射光线射到下表面C点再反射到上表面B点,形成折射光线II。

由折射定律知: [1]

由图知:AB=2htgr [2]

光线Ⅱ相对I的侧移距离d为:d=ABcosi [3]

联立解[1][2][3]式得:d=

试题详情

28.任选下面一题,按要求写作。(60分)

     A.以“失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B.以《经典著作与快餐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