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58218  358226  358232  358236  358242  358244  358248  358254  358256  358262  358268  358272  358274  358278  358284  358286  358292  358296  358298  358302  358304  358308  358310  358312  358313  358314  358316  358317  358318  358320  358322  358326  358328  358332  358334  358338  358344  358346  358352  358356  358358  358362  358368  358374  358376  358382  358386  358388  358394  358398  358404  358412  447090 

15.(10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正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 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

  (1)作出后来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位置;

  (2)透明体的厚度为多大?

  (3)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多长?(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4.(10分)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0.6m/s,P点的横坐标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试题详情

13.(8分)跳伞运动员476米高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才打开伞,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

试题详情

12.(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1)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2)小薇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计算;根据利用逐差法计算。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    比较合理,而另  一种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                

  (3)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做出a-F图像:

物理量
次数
1
2
3
4
5
6
m(㎏)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N)
0.098
0.196
0.294
0.392
0.490
0.588
a(m/s2)
0.196
0.390
0.718
0.784
0.990
1.176

   (4)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提出一条你有别于小薇同学的设计或处理方法:              

试题详情

11.(8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双缝间距d=0.25㎜。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第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     ㎜、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

    (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     nm。

试题详情

19.解析:设球的内接圆柱的底半径为,则其高为,所以圆柱的体积是

(2)由(1)中的分析可以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1时,公式显然成立。②假设当时成立,即,那么由已知,得

   所以

,又归纳假设,得:

所以,即当时,公式也成立

由①,②,对一切,都有成立。

因为函数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所以有解,即,又因为

的解。①当时,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解;②当时,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解,所以,且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所以。综上可知,得取值范围是

(2)时,

,则,所以






+
0



极大值

列表:

所以当时,取的最大值

又当时,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试题详情

18.解析:(1)

(2)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的最大值为

试题详情

13.解析:,故填  ;

试题详情

12.解析:当时,左端=

时,左端=   显然选C

试题详情

11.解析:(1)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2)为实数,可以为纯虚数;(3)原点,(4)正确,                                故选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