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卷)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4,回答13-14题。
13.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4.图4五地中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解析:第13题:由①地位于北半球和图中显示的白昼长度变化曲线可以是春分。
第14题:五地中①与⑤、②与④纬度值相同,③位于赤道上,昼夜变化幅度越大,纬度值越大,因此①=⑤>②=④>③。
答案:13A 14C
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的地理试题。
第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转偏向力在南、北半球的区别,用伞转动模拟地球自转,点滴红墨水模拟物体运动,并以此来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偏转。
第11题:该实验存在的缺陷在于:①只能同时模拟某一个半球的物体运动后的偏转,也就是说不同看到物体运动在穿过赤道前后不同的偏转现象;②只能看出纵向的物体运动偏转方向(即经线方向);③与实际地球运动差别太大。
第12题:①说法主要是球面上航行寻求最短距离,航线是球面上大圆的劣弧,通常凸向高纬度;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是由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存在密度差异,故而在两者之间存在密度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答案:10B 11A 12D
11.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2008全国)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7-9题
7.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 66°N 40°N 40°S B. 66.5°S 66°S 40°S 40°N
C.66.5°N 66°N 0° 40°S D. 66.5°S 66°S 0° 40°N
8.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9.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解析:第7题:从题义得到上半年①②③的昼长在增加,可以位于北半球,④地在缩小,在南半球,并且四地没有一地位于赤道。对照此,选项显而易见。
第8题:A、B选项均明显错误,C选项主要是学生要弄清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四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的是③地、④地,③、④地纬度也较低。
第9题: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读出①地在a月的平均昼长变化小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
答案:7A 8D 9A
(2008年上海卷)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6.(2008年广东卷)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主要考虑:第一、比较平直的河段,考虑地转偏向力,如图中的⑤;第二、比较弯曲的河段,找出河流凹岸和凸岸,河流凹岸一般侵蚀比较强烈,如①、③处。该题比较简单,只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就足够了,该题河流的凹岸与地转偏向力作用方向相一致。
答案:A
9.D 地方时为2:30(12点之前,仍然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2:30)×2=19小时>12时,昼远大于夜,说明当地纬度高是接近极昼夜的地方,所以D答案符合。
第4题:9月近秋分(9月23),D4月近春分(3月21),春秋分昼长12时,各地日出6:00,日落18:00,题目条件当地是低纬,周长变化应较小,也就是说日出日落在9月或4月昼长也应近6时和18时,B17时D5时均差近1小时不符合。AC的判断相对较难,因为两项中时候和月份反映的季节是对应的,只能从题目条件说是低纬(低纬昼长近12时,赤道全年昼长均等于12时),说明日出近6点,日落近18点,差距越小越好。A离18时差半小时,而C与6点差一个半小时。
第5题: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而其他时间则至少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其移动的范围越小,在12时和0时的时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
如右图,红线表示一年中每天16点Q点的分布情况,绿线为14点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Q点分布在南北半球两个区间。
答案:2.D 3D 4.A 5D
(2008年全国文综)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2-5题
2.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3.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4.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5.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解析:第2题: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交点,地方时为5:30(12点之前,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5:30)×2=13小时>12时,昼大于夜,当地为夏半年,所以C最符合。BD,5月8月为南半球冬半年;A,10月虽是北半球夏半年,但离秋分(9月23日,当天各地昼夜等长,昼均为12时)只差几天,昼长不至于增加近一个小时。
第3题:在备考中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关注我国北京、漠河等地夏至和冬至日的昼长。
1.(2008年山东)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月24日)
解析:在日期和昼夜长短的计算和利用要注意以下的规律:
①.上午与下午的时间相等,以当地的地方时为基准,可以用来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②.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上,一条纬线上昼长等于另一纬线上夜长。
③.以春分、秋分为基准,向两侧相差天数相同的两个日期昼长或夜长相等。
该题利用了第三个规律。
答案1.B
8.已知
求的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