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A+B=,那么(1+
)(1+
)
A.-1 B.0 C.1
D.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正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B. “”的充要条件是“
”.
C. 不等式的解集为
.
D.若“p或q”是真命题,则p,q中至少有一个真命题.
1. 已知U= {2,3,4,5,6,7},M ={3,4,5,7},N ={2,4,5,6},则
1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
是 。
(2)此风是在 半球,判断理由是 。
(3)图中的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
示 。
(4)图中a的特征是 ,c的
特征是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解析:由图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气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进而推断b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b风向相反,应为摩擦
力。由于B处等压线较密集,故风力较大。
答案:(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4)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大小与趋向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5)B 等压线较A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A处大
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5.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解析:图中5 100米-5 800米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根据等压面上
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可读出该高空水平面上气压分布
是: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又因在5 000米左右的高空,摩擦力很小,故在水
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
答案:14.D 15.C
帕),读图回答12-13题。
12.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
A.1004或1006 B.1006或1008 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答案:B
13.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解析: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
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答案:D
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解析: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判断a<b<c,因此甲、乙、丙三处气温高低为
甲>乙>丙。
答案:A
11.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 )
A.位于乙地北侧 B.位于乙地南侧
C.纬度高于乙地 D.纬度低于乙地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南北半球,由于甲气温高于乙气温,且在同一经线
上,判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答案:D
(2010·浙江五校联考)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可能是 ( )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哈尔滨
解析:从图中可以得出1月最低气温在0℃以下,故可排除重庆和广州,这两个城市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均温在0℃以上。5月太阳辐射最强,7月气温最高,再加
上1月的气温不在-10℃以下,故只能是天津。
答案:C
9.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海拔和天气状况,夏季天津正处于雨季,故影响总辐
射量的因素主要是云量的大小,所以B选项正确。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