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0262  360270  360276  360280  360286  360288  360292  360298  360300  360306  360312  360316  360318  360322  360328  360330  360336  360340  360342  360346  360348  360352  360354  360356  360357  360358  360360  360361  360362  360364  360366  360370  360372  360376  360378  360382  360388  360390  360396  360400  360402  360406  360412  360418  360420  360426  360430  360432  360438  360442  360448  360456  447090 

教法: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学法:从课前探究和课上展示中感知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和函数图象性质领悟性质,在探究证明性质中理解知识,螺旋上升地学习核心数学知识和渗透重要数学思想.

试题详情

4.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入、引申,采用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合作探究、课下延伸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我国古代数学的热情.

试题详情

3.通过体验“发现规律、寻找联系、探究证明、性质运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体会应用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赋值法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试题详情

2.通过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试题详情

1.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了解杨辉三角、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试题详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难点:结合函数图象,理解增减性与最大值时,根据n的奇偶性确定相应的分界点;利用赋值法证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关键:函数思想的渗透.

试题详情

2.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学生已学习两个计数原理和二项式定理,再让学生课前探究“杨辉三角”包含的规律,结合“杨辉三角”,并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心理特征: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就能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相关问题.

试题详情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2-3第1章第3节第2课时. 教科书将二项式系数性质的讨论与“杨辉三角”结合起来,是因为“杨辉三角”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由它可以直观看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重要成就之一,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才能,应抓住这一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节内容以前面学习的二项式定理为基础,由于二项式系数组成的数列就是一个离散函数,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研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便于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体会用函数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画出它的图象,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这对发现规律,形成证明思路等都有好处.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应用意识.

   研究二项式系数这组特定的组合数的性质,对巩固二项式定理,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组合数、进行组合数的计算和变形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学习微分方程等也具有重要地位.

试题详情

(1)利用随机数表法从40件产品中抽取10件检查。

(2)分小组进行社会问题的实际调查,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检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作业的设置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利用资料进行数学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网络是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一个重要平台。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提高与拓展。)

试题详情

问题
问题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    新闻链接:
教育部:截至本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72.2%。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进行研究?
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时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则报导:
这是一则关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报道,这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土地的沙漠化问题,淡水的匮乏问题,产品的质量问题,等等
这一章我们就要学习用统计的思想来研究问题。什么是统计呢?
统计: 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2)这些数据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是要对所研究对象进行一一调查吗?
将抽样调查与普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提出抽样的必要性。
师:这些数据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是要对所研究对象进行一一调查吗?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前面面我们提到了两个名词:普查和抽样调查
请同学们思考:相对于普查抽样调查的好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请同学们看历史上的一次民意调查
1936年调查Landon和Roosevelt中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放了调查表 (注意:在1936年电话和汽车只有少数富人 有), 
请同学们思考:美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意调查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抽样方法的科学性。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调查都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用局部刻画整体也是统计的最基本思想。
为了减小抽样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在调查的过程中如何设计抽样方法,才能使抽取的样本能够真正代表总体,就成为我们关注的关键问题。
可见样本抽取的科学性、合理性。
(4)演练反馈:判断下列哪些抽样是简单随机抽样.?
1、某班有45名同学,指定了5名学生参加比赛.。
2、从20个零件中,逐一抽取3个进行质量检测.。
3、20件产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放回之后,再取出一件,连续取了5件。
4、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100个个体作为样本.。
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师: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在一次考试中,有2万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从中抽取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用他们的平均成绩去估计所有考生的平均成绩.
回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
随机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n( nN )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5)思考1:
  从5件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则每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任意抽取一个,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思考2:从6件产品中随机不放回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在这个抽样中,每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随机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
从具体问题中研究抽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研究简单随机抽样的公平性。
 
 
 
 
归纳总结:
一般的,如果用简单随机抽样,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等于
 
 
(6)学校要进行庆典,每个班到主会场观看节目有6个名额,高二(24)班共有57人,怎样分这6个名额?
 要求:每个学生获得名额的概率相等。
从具体的操作中体会随机抽样的过程。真正理解抽签法。
师:讲故事:大唐勉玉公主驸马赵捍臣因过失之罪被宰相张闻天设陷,欲置于死地,双方各执一词,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抓阄定生死的奇案。
皇上下令,让宰相张闻天做两个阄,一张写“生”,一张写“死”,让驸马抓阄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生:小组讨论设计操作步骤填表
(7)5·12特大地震后,都江堰某地区198户地震损毁户需要搬进安居房,规模创造了全国之最.近期首批20套安居房准备发放.
要求:每户首批获得安居房的概率相同
由抽签法的不足,提出随机数标法。引出随机数表法。
随机数表法:为了简化制签过程,我们借助计算机来取代人工制签,由计算机制作一个随机 数表,我们只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到随机数表中选取在编号范围内的数码就可以,这种抽样方法就是随机数表法。
 
(8)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
    2、在抽样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随机性”?
3、在随机抽样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 简单随机抽样中的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后边我们还会研究更多的抽样方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