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CO和CO2的收集方法说法正确的是(C)(提示:CO有毒,不能用排气法收集,以防弥散到空气中;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
A、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B、都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C、CO只能用排水法,CO2一般用向上排气法
D、CO只能用向下排气法,CO2一般用向上排气法
2、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A)(提示:易选成D,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是N2,人体吸入空气时,利用了其中的O2,转化成CO2,N2等其它成份还呼出来。)
A、N2和CO2 B、N2和O2 C、CO2和O2 D、CO2和H2O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提示:A项中药品是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项中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空在试管上方逐滴滴入;D项中应是把浓硫酸逐渐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项中试管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固体中含有水份。)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地倒入浓硫酸中
11、有一包白色固体,是由可溶性钙盐和钾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把无色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把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气体,通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试推断,原混合物中的钾盐是 K2CO3 ,钙盐是 CaCl2 。(分析:加AgNO3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原物中含有Cl-;加盐酸后产生气体通石灰水有白色沉淀,说明原物中有CO32-;再结合题干中“可溶性”、“钙盐”、“钾盐”即可推断。)
第二十讲 总复习(四)
10、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形状变化不大,且无空洞出现,根据实验现象推测:(1)两球中 铁 球一定是空心的。(2)反应后,移出烧杯,杠杆是否平衡 不平衡 ,若不平衡杠杆向 铝球一侧 倾斜。(提示: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两球“等质量等体积”,说明铁球空心。“完全相同的稀硫酸”、“均无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形状变化不大”说明等质量的HCl已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等质量的HCl完全反应,消耗的铁比铝要多,所以剩余的铝要重些。)
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满冷水,然后倒置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试管后半部,在试管中的水没有沸腾前,看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出现气泡,试管底部有一段空隙 。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看到的现象是 试管底部的空隙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气体的溶解度和温度成反比 。
8、某同学用质软的塑料瓶通满CO2气体后用塞塞紧,再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水,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1)推测振荡后瓶子将 瘪下去 ,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CO2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2)当瓶中的CO2气体用 HCl 气体代替,注射器中水用 NaOH溶液 代替,也可观察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B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后与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元素的原子中无中子,试推断:A元素的名称 碳元素 ,B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 O2 ,C元素的离子的符号为 Na+ ,D元素的符号是 H ,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俗名为 小苏打 。
6、我国部分地区家庭使用的暖瓶的瓶胆,使用不长时间壁上就会形成很厚的水垢,其主要成份是CaCO3与Mg(OH)2,这说明该地区的水中含有较多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这种水叫 硬 水,通过 煮沸 可降低水的硬度;如果用稀盐酸除去上述水垢,则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OH)2+2HCl=MgCl2+2H2O 。
5、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技术的关键是找到特殊的酶,以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象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B)
A、酶是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通常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C、酶的催化功能具有专一性 D、高温或紫外线照射都会降低酶的活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