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等题)有关右图昼夜长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
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
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
D.赤道处昼夜并不等长
到天安门广场看升降国旗仪式是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很多旅游团体到北京进行旅游活动的一个项目。为方便人们参加升降国旗仪式,《北京青年报》每天刊登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下面是某月21日和22日升降国旗的时间。21日:今日降旗时间18:14,明日升旗时间6:01;22日:今日降旗时间18:12,明日升旗时间6:02,据此判断6~7题。
3.(基础题)关于彗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B.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周期是76年
C.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是彗星尾部留下的碎屑物质同大气摩擦而形成的
D.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大的天体
右图中PQ表示晨昏线,该日Q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4~5题。
4(中等题)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
A.40°B.20°C.23°26′D.0°
2.(中等题)探测器成功撞击彗星时
A.全球大部分地区是7月3日
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D.北半球昼长夜短,以后白昼将逐渐变短
1.(基础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3日21点52分B.7月3日13点52分C.7月4日13点36分D.7月4日13点52分
6.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大部分省区实行“3+文综”考试,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近年文综卷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教学。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与光照图
国际标准时2005年7月4日5点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与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的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类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深度撞击”要达成的科学目标包括:首次直接探测彗核内部的物质;了解彗核表面的构成、密度、强度及其多孔性;通过比较,研究彗核表面和其内部物质的关系;了解彗星演化的历史;揭开地球生命形成之谜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3题:
5.重创新,促思维,加强利用新情境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高考倡导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但原理一般来源于课本,考生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迁移来回答。如把热力环流迁移到城市与郊区的环流、海陆风的形成等,把鲁尔区的形成条件、衰落原因、综合整治迁移到辽中南工业基地,把京九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迁移到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4.重热点,抓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热点是高考的重点。复习中应注意把热点所反映的教材知识点、知识体系弄懂,并能灵活运用 。要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
3.重表达,抓结构,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
近年高考试题对表达的要求在提高,必须加强训练。要避免问现象答本质、问原因答结果、问特征答成因、问条件(影响)只答有利方面、不答不利方面,只答自然方面、不答社会经济方面。只有掌握知识结构,掌握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才能描述全面,分析透彻。如对全国卷Ⅱ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北京卷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的回答,都必须有相应的知识结构。
2.重图表,抓读图,提高空间判读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复习中应将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运用图像构建空间概念,理解概念和原理,把握规律,获取和解读信息。教给学生定位的方法,学会利用经纬网、海陆位置等各种方法进行定位,以免因定位不正而导致答题偏题。
1. 重基础,抓主干,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
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难度,但总要考核一些基础知识,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3题西气东输的西部起点、卷Ⅱ1~2题人口再生产示意图的判读、36题读西亚图、39题地形区的判读等。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命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会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必须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掌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