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1033  361041  361047  361051  361057  361059  361063  361069  361071  361077  361083  361087  361089  361093  361099  361101  361107  361111  361113  361117  361119  361123  361125  361127  361128  361129  361131  361132  361133  361135  361137  361141  361143  361147  361149  361153  361159  361161  361167  361171  361173  361177  361183  361189  361191  361197  361201  361203  361209  361213  361219  361227  447090 

7.一个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 CuSO4溶液和0.5mol/L 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将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5ml 40%的乙醛,加热煮沸,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是(   )

  A.未充分加热            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试题详情

6.只用一种试剂,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已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六种无色液体,应选用(    )

A.酸性KMnO4溶液     B.溴水   C.碘水    D.硝酸银溶液

试题详情

5.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

A.苯中的甲苯(Br2水、分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C.乙醇中的水(CaO、蒸馏)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试题详情

4.某有机物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结构简式符合ROH(R代表某一烃基)的物质一定是醇 

B.分子式为C6H6的物质一定是苯

C.最简单的烯烃一定是乙烯

D.含碳量最高的烃一定是苯

试题详情

2.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28.6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12.6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    )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

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丙烯

试题详情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20.[答案] 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1分)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分)“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3分)

[赏析] 树叶纷纷飘落在香砌(香阶)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寂静,却有“寒声”,这是树上的落叶坠在阶上的声音。“寒”字用得极妙,既是词人对秋寒节候的感受,也是对自己孤寒处境的感慨,兼写物境与心境。玉楼观月的一段描写,感情细腻,色泽绮丽,有花间词人的遗风,然而骨子里却有一股清刚之气。接下来三句声情顿挫,骨力遒劲,情感上以景寓情已不足以表达内心感情,自然转入下片直接抒情倾吐愁思。

下片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挑灯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三句说明怀旧之情无法回避,时时萦绕心头、攒聚眉间。

试题详情

19.[答案] (1)“静中生凉”是本诗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而用“不是风”三字精妙点出。既然不是风,那么“微凉”从何而来呢?结合前面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等意象,可知所谓“微凉”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罢了。这样表达增加了诗歌的曲折意味。

(2)①这一句运用了白描、衬托的手法,以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树荫密密,竹林深深,虫鸣唧唧的夏夜图。竹深林密,衬托出环境的清幽,虫鸣更见其静谧。②与下句形成因果关系,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为突出静中生凉的主旨作铺垫。

[赏析] 本诗的突出之处在于撇开暑热难耐之类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色,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还有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这一切很好地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诗人置身其中,凉意顿生,所以结句才会引出“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石遗室诗话》中说:“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这正是杨万里诗歌的特点,超出习惯性思维方式,巧妙地表达出静中生凉的旨趣。

试题详情

18.[答案] (1)(示例一)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

(示例二)“怪来一夜蛙声歇”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天气乍暖忽寒的情味。前两天天气乍暖,青蛙也欢欣歌唱;忽然天气又变寒了,青蛙顿时悄无声息。

(2)此诗善于选择典型的人与物的形象,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特别是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受,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分别描写桃花、野梅、蛙声和天寒,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