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材料-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
1520 |
1600 |
1670 |
1700 |
1750 |
1801 |
185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5. 25 |
8. 25 |
13.5 |
17.0 |
21.0 |
27.5 |
51.0 |
一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的应用等等而不断导致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 在此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 6%二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 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舍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远代化》
材料四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woho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五 由于历千年而仍其故的农工结合体因在近代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造成了不同区域间传统农业区域和商品化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同时并存。在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农业区域,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性差,乡村对城市产生的推动力小,城市对乡村产生的拉力也弱,故而城市与乡村均发展缓慢。
--带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渐北农村经济变迁》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分)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4分)
(3)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2分)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经济原因。(3分)
25.E=mc2(相对论)和E=hv(量子论) ( )
A.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和方式
B.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C.标志人类认识深入到微观领域
D.标志人类认识进入到宏观宇宙世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24.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 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23.印度自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和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这些材料反映印度实现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 )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印度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服务农业需要
C.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D.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22.俄国前总统普京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了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21.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款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恢复日本的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的工具
B.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C.帮助日本发展生产,供应朝鲜战争所需的军事物资
D.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
20.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 吉尔脱口而出:“TheUnnecessarvWar(不必要的战争)!”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19.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午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 )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