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62092  362100  362106  362110  362116  362118  362122  362128  362130  362136  362142  362146  362148  362152  362158  362160  362166  362170  362172  362176  362178  362182  362184  362186  362187  362188  362190  362191  362192  362194  362196  362200  362202  362206  362208  362212  362218  362220  362226  362230  362232  362236  362242  362248  362250  362256  362260  362262  362268  362272  362278  362286  447090 

等值线的判读,先要明确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再根据其数值变化、弯曲状况、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推断其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下面以等高线为例说明: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等高线判读时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等高线愈密则变化愈大,水流愈急;从地形上看,平原与高原面等高线稀疏,山地地形等高线密集。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凸坡对视物有障碍。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则表示陡崖。陡崖相对高度AH的计算方法:(n-1)d≤△H<(n+1)d(n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3)数值变化--包括数值大小和极值等。从数值看,海平面数值为0;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极值则能反映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且指向较低处的短线)

(4)弯曲处--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则为高值区,是山脊的位置;相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小闭合等高线上的数值若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大者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取值就大于这条等高线上的数值,反之亦反之)

试题详情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和文字。

试题详情

2.方向的判定: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方格状或圆弧状经纬网图:从纬度看,北纬数值变大的方向为北方,变小的方向为南方,南纬反之;从经度看,东经变大的方向为东方,变小的方向为西方,西经反之。

②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离北极点越近的地方为北方,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越近的地方为南方,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西方。但要注意:东西方向的确定,要取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度的弧,即劣弧定向。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试题详情

1.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

   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5千米;

   ②数字式:1:500000或1/500000

        5千米   0  5千米

③线段式: |  |  |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②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4)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新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比例尺a放大n倍,即比例尺放大到(n+1)倍,放大后的比例尺b=a(n+1),新比例尺b比原比例尺大。

②比例尺缩小:新比例尺=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如将比例尺缩小1/n倍,即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n-1)/n倍,则新比例尺b=a(n-1)/n。新比例尺b比原比例尺a小。

   ③缩放前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新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图幅面积,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n倍,则放大后的新图幅面积是原图幅面积的n2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新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图幅面积,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l/n倍,则缩小后的新图幅面积为原图幅面积的(1/n)2

(4)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关系:由于垂直方向涉及的范围(或距离)往往小于水平方向涉及的范围(或距离),所以垂直比例尺一般都大于水平比例尺。

试题详情

34.(10分)根据教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50%的酒精能洗去浮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利用新鲜菠菜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所得色素滤液颜色较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2)检测蛋白质时,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能为3-4滴,而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以3%过氧化氢溶液和从新鲜猪肝中提取的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让它们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并测定气泡产生速率,得到如下左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得出“曲线上顶点对应的温度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这一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上右图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菠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 “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

层析结果如右图A、B、C三组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___________ 组滤纸条是深绿叶的, a带所示色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b带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

(5)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宜用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作检测剂;而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选择洋葱表皮细胞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
 
 

 
 
 

 
 
 
线
 
 
 

 
 
 

 
 
 
线
 
 

 
 
 

 
 
 
线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

试题详情

33、(9分)某洗衣粉的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洗衣粉的水内数分钟,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织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洗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

处理 

 
组别 
 

A组
B组
1
加入一定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
加入经煮沸并冷却的相同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与A组等量)
2
加入相同的涂有蛋白膜的胶片
3
置于适宜且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质检局做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通过观察                               予以确认。

(2)某中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表中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以曲线图A、B的形式表示了出来。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溶化洗衣粉的水温度应低于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降为零,用语言描述0℃-45℃时酶催化效率变化趋势                               。

③B图中温度从75℃至45℃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与横轴重合。这样画的理由是________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不同温度下                  

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3)该加酶洗衣粉用后要彻底洗手,其主要原因是               

(4)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的意义主要在于             

试题详情

32.(共13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共10分)关于细胞的知识,做以下Ⅰ、Ⅱ、两个小题:

Ⅰ、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请你将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内吞、外排等名词与相应英文字母对号填入下图适当位置,构建概念图。并给最大的椭圆取个合适的名字:          

Ⅱ、A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动态变化,

B图表示该生物细胞处于某一分裂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B

(1)A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从B图可以判断该生物属于动物还是植物?__________,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2)A图中处于cd段细胞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例是_ ______。

试题详情

30.农作物生产中,套种和轮作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两者

A.都是为了延长光合时间    

B.都是为了增加光合面积

C.都是为了提高光合效率

D.都可以提高农田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率

试题详情

29.在光照下供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中,14C含量变化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